4月27日,2023上海车展正式闭幕。作为我国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首个国际A级车展,这场规模超36万平方米的展会传出多重经济暖信号。
作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中国不仅内生消费热潮澎湃,吸引全球企业加码投资,更锻造出一批中国汽车新品牌,凭借绿色和创新“弄潮”行业未来。
中国大市场吸引跨国车企纷至沓来
“中国是我们最重要的市场”“我们不会与中国脱钩”……在上海车展期间,专程前来参展的外企高管们这样说。
“再次回到上海,看到车展上人潮涌动,我非常惊喜,我完全可以感受到中国市场的活力又回来了。”法雷奥集团企业传播与投资者关系高级副总裁马法龙,在担任中国区总裁多年后,2022年下半年回到法国集团总部任职。这一次重回上海,马法龙很感慨——离开时,法雷奥中国有3000多名工程师,现在已达4000名。
上海车展上的博世展台,展示了不少面向未来的新科技。新华社记者周蕊 摄
“中国汽车市场十分重要,我们将继续在中国市场加大投资。”汽车零部件企业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斯特凡·哈通说,博世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及自动驾驶研发制造基地近期在苏州奠基,总投资额约70亿元。
“有2万多人次的海外展客商和观众来到本届上海车展,数量创下历年新高。”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周敏浩说,上海车展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国际车展之一,本届上海车展展示整车1413台,其中新能源车513台、全球首发车93台。
中国自主品牌加速“破圈”
“在上海车展上,外资企业本土化与中国企业国际化‘双向奔赴’。”周敏浩说,外资企业针对中国市场发布的专属产品和技术越来越多,中国车企加速全球布局,出海方式越来越多样,这样的“双向奔赴”表明,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化已进入新阶段。
“在这里看到MG MULAN感到很亲切。”专程参加上海车展的MG品牌奥地利总代总经理安德烈亚斯·科斯特莱茨基说,上汽旗下的MG汽车进入奥地利后,已经快速收获了一批“粉丝”。
作为一款为全球市场打造的汽车,MG MULAN去年首发亮相时就采取“中欧同步”的方式;今年3月,海外市场单月销量破万。
中国企业西井科技生产的无人驾驶卡车,已在泰国东部兰乍邦港口投用。在上海车展上,西井科技又发布了一款“可升级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新能源重卡。西井科技Qomolo产品总监梁炽盛说,用户只需要加装传感器模块、OTA远程在线升级等,即可实现从“有人驾驶”到“无人驾驶”的转换。
4月18日,西井科技在车展上展示“可升级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新能源重卡Qomolo E-Truck。新华社记者周蕊 摄
中国汽车行业的崛起,不仅体现在产品出海备受欢迎,更体现在车展上与外资车企同台竞技的过程中。
作为车展的“人气王”,比亚迪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仰望汽车展示了U8、U9车型,其中仰望U8能实现横向移动、原地掉头等功能。
周敏浩说,众多外资品牌技术高管团队频频出现在中国汽车品牌的展台上,认真研究“中国研发技术”,代表中国品牌已完成质的飞跃,特别是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里具备了技术领先优势以及和世界对话的能力。
中国企业加码“未来赛道”
本届上海车展上,多种新型科技在汽车上得到应用,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正成为未来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大方向。
智己汽车在上海车展上发布智能战略,希望通过软硬件架构、大规模智能算法和智能场景体验三大支点,创造智能的交通场景体验。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说,AI赋能的汽车可自主实现“窄路循迹原路返回”“精准贴边停车”等老司机都难以做到的精准驾驶行为,“未来2到3年内,我们将集中落地这些创造性的智能场景体验”。
4月24日,参观者在上汽智己LS7展车边驻足观看。新华社记者方喆 摄
在本届上海车展上,不依赖高精地图的城区导航辅助驾驶功能成为很多企业的发力点。
“重感知、轻地图将是自动驾驶的主流方向,基于数据驱动的算法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些都对计算机的算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智能驾驶芯片企业辉羲智能CEO徐宁仪介绍,该公司相关芯片产品计划在2024年量产落地。
“应用碳化硅功率器件的新一代新能源汽车充电速度可提高5至10倍,续航里程提高8%以上,损耗降低50%……”中国电科在上海车展上展示了相关碳化硅功率器件及模组。中国电科首席专家柏松说,这些“高精尖”器件及模组,已在百万辆新能源汽车上批量应用。
无锡莱顿电子有限公司董事周文博说,车用压力传感器行业曾经为美国企业所垄断,但莱顿电子通过其他技术路线,已成为多家国际主流整车厂的战略级供货商,“在我们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过程中,汽车零部件行业同样需要强起来,补链稳链,增强话语权。”
来源:新华网
编辑:傅璐
责任编辑:范菁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