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2年10月16日,“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正式上升为新时代中国城市发展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更号召全体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人民城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上的绚烂一笔,可以从“概念、理论、实践”三个维度进行把握理解。概念维度上,“人民城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时代创造,是一个首现时间较早且内涵持续丰富的概念。理论维度上,“人民城市理念”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的生动典范,植根发展于习近平同志从地方到中央的执政实践。实践维度上,人民城市建设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行动力证,正在并将持续证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正在并将继续书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杨浦滨江考察时鲜明提出以“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为核心论断的“人民城市理念”,为新时代城市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2022年10月16日,“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正式上升为新时代中国城市发展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更向全体中国共产党人发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伟大号召,并作出一系列重大判断、重要部署。作者以为,“人民城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可以从“概念、理论、实践”三个维度加以初步理解,这对于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打造人民城市典范具有积极意义与参考价值。
一、概念维度:人民城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时代创造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后,“人民城市”由此完全步入社会公众视野。三年来,随着“人民城市”成为上海的城市名片、火热IP,这一概念正逐渐超越文本,转变为兼具政治指向、价值导向、实践面向的综合范式。
从基本意蕴而言,“人民城市”清晰体现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阶级学说、城市发展观、人本理念等立场、观点、方法在现代中国的生动表达。遍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著作,述及“城市”与“人民”的经典篇目不下少数。比如,《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深入分析了工人阶级与工厂城市、城市功能间的辩证关系,并对当时诸多的“城市病”进行了深入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通过考察社会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史,对城市的起源发展以及城乡分离等问题给出了科学解释;《哲学的贫困》《共产主义原理》《共产党宣言》《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摘选》等文献对于消除城乡对立,构建自由人联合体等内容也都有精辟片论。以上经典无不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光芒,无不勾勒出未来城市的轮廓。
不过,需要特别指出,我们在马恩原著中很难找到与“人民城市”精准对应的概念或表达。经典作家只是对未来城市及共同体作出概念性描述与整体化预测,而绝非给出公式般、经院式的详细定义。同样,我们更应明白,这种“缺位”不仅不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悖,反而恰是一种马克思主义者应具备的态度,而且更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开辟了空间,提出了要求。“我们不想教条地预期未来,而只是想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也正像毛泽东所说:“马克思主义者不是算命先生,未来的发展和变化,只应该也只能说出个大的方向,不应该也不可能机械地规定时日。”对此,我们应该自信地认识到:“人民城市”这一概念是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造、时代结晶。
纵览党史国史,“人民城市”是历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对不同城市工作主题,持续回应人民关切的时代产物,相关概念与表述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前后。解放战争中后期,随着各地城市不断解放,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深入思考城市建政执政的时代命题。1948年4月,毛泽东在一封电报中就已指出:“城市己经属于人民,一切应该以城市由人民自己负责管理的精神为出发点。”1949年3月,作为“城市工作会议,是历史转变点”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标志着党的工作重心正式由农村转向城市,中国共产党人开始“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面对当时的城市工作实际,毛泽东指出“将消费的城市变成生产的城市了,人民政权才能巩固起来”,中国城市工作由此进入全新阶段。
新中国成立前后,正是通过回答稳固城市政权、恢复发展生产、依靠工人阶级建设等“具体实际”的时代命题,“人民城市”概念应运而生。随着研究深入开展,史料不断出现,这一精准表述的“首秀时间”不断提前。目前,据公开可查信息,较早提出“人民城市”的代表性场合有1949年5月28日的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大会,当时,陈毅意气风发地说道:“上海今天已成为人民的城市,屹立于世界上!”较早提出“人民城市”精准表述的代表文献有1951年1月14日的《长江日报》社论——《人民的城市和人民的乡村》,其中提到:“这些新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如何建立土改期间的人民城市和人民农村之间的正确关系。”细读可知,彼时的“人民城市”概念具有浓烈的时代烙印,原文主要讨论的则是城市如何援助农村土改,农村如何“保护人民自己的城市”,折射出较强的阶级属性与斗争色彩。
概念表述映照时代主旨。1978年3月,国务院召开的第三次全国城市会议,面对城市建设“与发展经济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的要求不相适应”等实际问题,明确提出“要正确执行‘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方针”。随后,中共中央转发的会议精神文件也是目前较早出现“人民城市”精准表述的官方文献(《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建设工作的意见>》中发〔1978〕13号,1978年4月4日)。
每代人有每代人的长征,一代人解决一代人的课题。诚如马克思所言:“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概括而言,“人民城市”这一概念绝非直接摘抄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现成文本,而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城市建设实际不断结合的时代创造,是一个首现时间较早且内涵持续丰富的概念。
二、理论维度:人民城市理念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的生动典范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标志着“人民城市”由党的历代领导人的概念论述、最高层级城市工作会议文件的吉光片羽正式上升为一种理论雏形。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更鲜明提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重要命题及一系列部署要求。实践是概念转化为理论的关键环节与必要条件。“人的正确认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终究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作者以为,随着新时代城市建设与发展实践的持续深入,我们正在也必将继续见证“人民城市”由“理念”向“理论”的进阶与深化。
从实践维度来看,作为理论雏形的“人民城市理念”形成于习近平同志从地方工作到主政中央的城市工作实践,在回应中国超高速城镇化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得以丰富和发展。目前,这一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地方工作时期。从1982年到2007年,习近平同志基于在河北、福建、浙江、上海等地的执政实践,围绕发展‘半城郊型’经济、保护城市个性、保留城市风貌、保障城市民生等区域城市问题,提出了许多关于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观点与论断,为日后“人民城市理念”的凝练形成积累了生动的实践经验与丰富的思想素材。其中,最具代表的应属习近平同志1992年1月24日发表在《福建日报》上的署名文章《处理好城市建设中八个关系》,在深入论述推进城市建设这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妥善处理好的八个关系的同时,鲜明提出“广泛宣传‘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从目前公开资料来看,这是习近平同志系统阐述城市工作,并鲜明提出“人民城市”理论概念的较早的一篇文献,需要我们重点学习与研究。
党的十八大后。这一时期,习近平同志在各地城市指导调研,参加全国人大代表团审议等场合,围绕城市建设与治理,提出许多关于现代城市科学规划、功能定位、精细化管理的重要论述,为人民城市理念奠定了重要的实践与理论基础。其中,“人民城市理念”的核心要义可以在习近平同志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与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找到精准出处。2013年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包括“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在内的四条城镇化工作基本原则。在2015年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进一步明确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这是我们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据目前的可查资料,这是习近平同志首次公开提出“人民城市为人民”表述,是人民城市理念形成过程中的一大标志性事件。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各地考察调研时围绕城市建设发展治理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其中,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在杨浦滨江考察时提出“人民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大表述,历经实践检验和时代洗礼,“人民城市理念”最终在上海杨浦滨江正式凝练提出。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同志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进一步首次公开完整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表述,并围绕“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进行了详细阐发与部署。
党的二十大以来。在刚刚结束的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对新时代中国城市发展作出整体部署与系统要求,并为人民城市理念的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指明了方向、明晰了轮廓。
概括而言,“人民城市理念”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的生动典范,形成发展于习近平同志从地方到中央的执政实践,深刻回答了城市建设发展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问题,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的重大命题,并将随着新时代中国城市发展实践,逐步完成向“理论”的跃升。
三、实践维度:人民城市建设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行动力证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掷地有声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现代以来,城市早已成为人类集中生活的主要场所。“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纵观百年上海建设史,恰似一部力证“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的求索史、奋斗史。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主义最早在这里传播,工人运动在这里发祥壮大,两者风云际会,孕育出“开天辟地”的中国共产党,为城市涂抹鲜艳底色。73年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历经伟大斗争,全面建立城市政权,上海重回人民手中,“人民之城”的政治属性从此牢固确立。上世纪90年代,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指引下,“不愿上海沉沦的人们”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牵引,全力推动基础建设,着力提升民生福祉,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勃勃生机,为城市持续增添发展成色。党的十八大后,上海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和国家战略,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生动的写照,为城市继续描摹时代秀色。
事非经过不知难。解放前夕,国民政府留下一地鸡毛,上海百业待兴、遍地狼藉,1/5的人口住在棚户区,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历经七十余载奋斗,上海,这座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初心之城、人民之城更成为一座现代之城、未来之城。
进入新时代,上海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牢记嘱托,砥砺奋进,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促进共同富裕。
一方面,上海持续推动“人民城市人民建”,加强顶层设计与制度安排,紧紧依靠人民、牢牢植根人民、集中人民智慧。2020年6月,上海十一届市委九次全会通过《中共上海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谱写新时代人民城市新篇章的意见》,提出建设“五个人人”城市的努力方向。2021年3月,《上海市“十四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到2035年“基本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充分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人民城市”。
2021年6月,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若干规定》,成为全国第一部由省级人大常委会制定,专门促进和规范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的地方性法规,同时,进一步打造完善市区街镇三级征集平台,将征集信箱嵌入党群服务中心、睦邻中心、社区中心和6000余个社区居村。2022年6月,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将“人民城市”写入党代会报告标题,庄严宣誓“坚持人民至上”的坚定立场,充分彰显“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价值取向,将“人民”二字镌刻进上海城市发展的DNA。
另一方面,上海牢牢秉持“人民城市为人民”,持续深入民生改善,为市民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大力实施民心工程,切实解决人民急难愁盼问题。如在全市范围内增设幼儿的托育点;逐年增加养老床位;为符合条件的老旧小区、老旧公房加装电梯;全面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旧改跑出“加速度”,2019年完成改造55.3万平方米,2020年、2021年分别改造75.3万平方米、90.1万平方米。2022年7月,持续30年的中心城区成片旧改全面收官,困扰多年的民生“第一难”得到历史性解决。”全力推进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持续提升服务人民便捷度时效性。截至2022年9月,“一网通办”共纳入服务事项3500余项,实名注册用户约7400万,高频事项基本实现一件事情一次办妥,累计办件量达到2.63亿件;“一网统管”平台上线全国首个超大城市运行数字体征体系,包括8个方面、510类、1万多项指标,在城市公共卫生、防汛防台、交通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坚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聚焦“一江一河”,推进公共空间建设。45公里黄浦江岸线、42公里苏州河岸线相继贯通,浦江沿线建成1200公顷的生态绿色开放空间,50多处水岸驿站,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十四五”期间,上海还将大力建设公园城市,总量超过1000座,打造“千园之城”。
纵观人类发展史,许多历史名城多或为神祇而建,为君主而建,为机器而建,但是,“为人民而建”,为多数人而建始终是一种人类共享的价值追求。正如莎士比亚曾说:“除了人民,城市还有什么?是的,人民就是城市。”如今,上海依照人民城市“五个人人”努力方向,适应把握超大城市建设规律和治理特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建设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昂扬姿态,以打造人民城市典范的的坚实行动,正在并将持续证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正在并将继续书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作者:杨浦区委宣传部 唐双捷
编辑:蒋竹云
责任编辑: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