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名为《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的短视频,在社交媒体刷屏。看完视频后,许多人同情“二舅”的坎坷命运以及并不宽裕的现状,纷纷表示想要帮助他摆脱困境。更有人建议,让“二舅”出镜直播,接受广大网友的点赞与打赏。
不过,视频作者严词拒绝了这个提议,并表示希望“让二舅安安静静地陪姥姥生活在那个小山村”。
对他人的不幸心生悲悯,并主动伸出援手,这是人性本善的彰显。然而,仅凭一段11分钟视频,在当事人未开口求援时,就作出“他需要帮助”的判断,然后在未经思考“他需要何种形式帮助”的前提下,凭着“谁不需要钱”“谁不需要关注”的蛮横逻辑,推导出“他直播,我打钱”的提议。这并不是助人为乐的慷慨,而是自以为是的傲慢。
根据视频的叙述,“二舅”对智能手机、电脑等互联网时代的必备终端并不熟门熟路,他的生活与高科技、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也并不接轨。在物理空间、虚拟空间、社会空间里,他都是“别人的二舅”,离我们很遥远。贸然将他从固有的生活环境中拉到聚光灯下,使其成为网络秀场的一个表演者,不仅粗鲁无礼,更可能导致无法预知的“直播事故”。
此前,已有多位身世不幸的当事人或当事人家属或为谋生,或为开启人生新篇章,而转型开直播,并因其特殊的经历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但是根据我有限的互联网记忆,这些转型绝大多数算不上成功,因为当事人的悲惨经历很快便成为某些网友口中“卖惨的资本”,而他们也很快遭到网络暴力的“洗礼”,蒙受命运中的又一次痛击。退一步讲,即便“二舅”开了直播,会不会落得如此境地?如果会,他能否全身而退,回归自己的生活,又是否会在现实与过去的撕裂中无奈彷徨?如果正相反,“二舅”成了网红,那么他又会不会面临“大衣哥”的苦恼?
任何形式的帮助,都应建立在尊重受助者意愿的基础上。在“二舅”的故事中,他本人未曾开口,叙述者也从未作出求助的暗示。所以作为旁观者,同情也好,感动也罢,对当事个体的情感表达应该有所节制,而不必擅作主张地“为你好”,更不应将自己简单粗暴的价值观强加于一个陌生人的身上。
如视频作者所说,“二舅”故事最美好的结局,就是安安静静地生活在小山村里。在他熟悉的环境中,他平静地舔舐着自己的伤口,用乐观与坚强消解命运的不公。作为旁人,我们没有资格也没有必要代替他的个人意志,改变他的人生轨迹。我们能做的,也许就是通过社会的进步,来为个人不可知的际遇兜底,尽可能地守护好“二舅”,以及他身上折射出的无数凡人。
作者:孙欣祺
编辑:孙欣祺
责任编辑:杨健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