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相关信息一一披露,美英澳通过“AUKUS”协定以打造冷战式同盟的具体细节逐步为外界所知。
“AUKUS”协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美英联合向澳大利亚提供核动力潜艇技术,以加强澳大利亚对亚太地区事务相关国家海洋争端的干涉。抛开由于毁约导致法国与美英澳三国之间的外交纠纷不谈,仅就向澳提供核动力技术的行为本身而言,美方公开声称是为了“推进美国的战略利益”。但就这一行为引起的实际后果来看,却未必如美国所愿。
拜登的“双标”
此次美方辩称,澳大利亚得到的只是核动力技术,即由核反应堆提供动力的常规武装潜艇,而不是核武器技术。因而,并不违反核扩散制度。这番言论是站不住脚的。
一方面,核反应堆的运行需要高浓度核燃料,澳大利亚并不掌握核燃料加工技术,只能依仗美英两国提供。而防核扩散制度明确禁止拥核国家向无核国家提供核燃料。另一方面,核反应堆的工作原理与核武器的原理相差不多,掌握了核反应堆的工作原理,距离掌握制造核武器技术也就不远了。美国之所以冒天下之大不韪将澳大利亚拉入核俱乐部,其目的主要有两个:
其一,增强澳大利亚介入亚太地区海洋争端和对他国进行侦查的能力,更好地发挥其“马前卒”作用。澳海军非常重视远洋长距离潜航,这是法国能够提供的“短鳍梭鱼”级常规动力潜艇无法做到的。核潜艇以其能高速潜航、近乎无限的航行时间及武器数量多等优点得到莫里森政府的青睐。美英则寄希望于通过对澳提供核潜艇,使澳海军能够更好地靠近他国近海水域,进行情报收集和军情侦察,然后与美英共享。
其二,协助扼守东亚地区海上交通要道,为美国的大国竞争战略服务。美军在战后一直插手关键海上咽喉要道的控制。东南亚地区西部的马六甲、巽他、龙目等海峡,东部的巴士、巴林塘、苏里高等海峡以及中部的望加锡海峡都是美国关注的焦点。向澳提供核潜艇,可以有效分解美军的负担,使之配合美国的大国竞争战略,对那些依赖上述海峡通道进行能源运输、贸易进出口的国家施加更大影响。
但从现实情况看,美英对澳转让核潜艇技术却会产生事与愿违的后果:
其一,引起其他国家不安,破坏国家间的互信。对澳转让核潜艇技术首先引起了东南亚国家的警惕。印尼政府很快发表声明,担忧此举将会在东南亚地区导致“军备竞赛”,同时敦促澳继续履行核不扩散义务。马来西亚呼吁避免挑衅和地区军备竞赛,并要求澳派官员前往马来西亚做出进一步解释。与澳同处大洋洲的新西兰则警告核潜艇必须远离新西兰水域。中国则指出美英将核出口作为地缘政治博弈的工具,是极不负责任的行径。可见美英对澳转让核潜艇技术不得人心。
其二,美国的双标行为使其更加难以解决伊核问题、朝核问题。一边坚决禁止伊朗、朝鲜等国拥核,另一边却积极对澳扩散核技术,这种明显的双标行为严重削弱了美国在应对防核扩散问题上的正当性、合理性。其他国家完全可以据此要求拥有制造核潜艇、发展核武器的权利,届时拜登政府将难以拿出服众的理由。伊核问题、朝核问题的解决难度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其三,核不扩散制度和地区安全环境面临严峻挑战。对澳提供核潜艇本质上是美国以改头换面形式违反核不扩散制度,这削弱了核不扩散制度的约束力。澳大利亚即将拥有核潜艇的现实将打破地区国家间的力量均衡,为应对澳咄咄逼人的核潜艇力量,其他国家势必会做出相应的对冲措施。地区国家间的潜艇军备竞赛恐将逐渐成为现实,东南亚无核区的发展前景堪忧。
印度的尴尬
面对美英联合向澳提供核潜艇技术一事,印度也向美国提出同样要求,但美国以与澳大利亚存在特殊关系为由加以拒绝。美澳特殊关系成了美方违反核不扩散制度、向澳转移核技术具有正当性的挡箭牌。这不免让人生疑:难道与大国形成特殊关系就可以违反公认的国际规则吗?
拜登指望通过转移核技术来提升澳大利亚的对外干涉能力,除非澳大利亚接收美英二手核潜艇或者由美英制造,然后澳大利亚买单,否则很难短时间内形成战斗力。而从莫里森政府的考虑看,其更倾向于接受核技术,然后自造核潜艇,这意味着其势必还要对国内船舶制造体系进行代价不菲的升级改造,三国之间的一系列后续谈判是避免不了的。
拜登轻易将作为具有战略意义的核潜艇技术分享给澳大利亚,却没有评估这一决定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更拿不出相应的配套措施。对澳核扩散除了加剧亚太地区海洋争端,恶化地区安全环境外,其发挥的积极作用实在有限。
地区安全的大环境恶化了,拜登政府还能独善其身吗?
作者:崔荣伟(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编辑:范家乐
责任编辑:杨健
图片来源:新华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