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孩在镜头前一边熟练地化妆,一边奶声奶气地说道,“刚过完5岁生日,化个纯欲蜜桃妆。”
作为观众,我的第一反应是:她知道什么叫“纯欲”吗?她会写“蜜桃”两个字吗?她分得清“妆”和“状”吗?答案也许都是否定的,因为她毕竟只是个学龄前儿童。于是我又好奇,一个甚至还没开始成熟的孩子,脸上化着“熟透”的妆容,真的合适吗?
近日,社交媒体上的美妆博主低龄化现象引起广泛关注。“全网最小美妆博主”“跟着萌娃学化妆”“幼儿园小朋友都在用”......种种噱头层出不穷,已经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儿童美妆产业。但是热火朝天的背后,隐患正在日益突显。
专家指出,儿童美妆产品不同于成人化妆品,也不是大众类产品,只适合特殊场合短暂使用。然而市面上热销的许多产品在包装上标注不明,长期滥用很可能对孩子的皮肤乃至呼吸系统造成伤害。与此同时,儿童美妆产品俨然成为新一代校园奢侈品,滋长攀比之风,激化容貌焦虑,扭曲了孩子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既然危及孩子的身心健康,儿童美妆又何以蔚然成风?答案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流量。
值得注意的是,萌娃正成为流量经济的新变现方式。去年,“3岁女孩被喂成70斤大胃王主播”的奇闻曾点燃舆论的怒火。然而这只是一部分。为了博眼球、蹭流量,有些家长将孩子推到镜头前,参与各种形式的直播:睡播、吃播、妆播、带货直播......在流量大潮的推波助澜下,孩子们逐渐被玩物化、工具化、商品化,以非自愿不知情的方式满足着家长的虚荣心和观众的猎奇心。
然而孩子不是可拆换的芭比娃娃,更不是可变现的财富密码。家长的每一次过度包装都会在成长道路上埋下祸根,平台的每一次过度消费都是在与社会责任渐行渐远。人偶尚且会被玩坏,孩子又怎经得起反复折腾?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成人孩童,概莫例外。但是比起接触美妆、直播作秀,学龄儿童更需要美育。美育的核心在于解释何为美。对于学生而言,阳光开朗是为美;对于社会来说,风清气正是为美。涂脂搽粉、浓妆艳抹固然可以提高一个人的颜值,但是盲目追求外表而忽视内在,最终会使人在“青春永驻”的美梦幻灭后感慨蹉跎岁月。网红吸睛、产品大卖固然可以提高一个平台的影响力,但是盲目追求流量而模糊底线,最终会使企业在乌烟瘴气散尽之余被历史的洪流洗刷出局。
从这个意义上讲,要将儿童美妆直播的风气刹住,家庭、学校、企业三方都不能缺位。平台应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严格把关涉未成年人直播;学校需开展校风学风自查自纠,谨防拜金攀比之风盛行;家长则更应反躬自省,切莫让蹭流量的快感蒙蔽双眼,让挣快钱的冲动耽误孩子成长。
人们常说,孩子是白纸,他们的模样取决于我们手中的画笔。究竟是拿起眉笔,让白纸粘上脂粉气,还是拿起毛笔,在纸上写下知识与文明,相信这是一道不难做的选择题。
作者:孙欣祺
编辑:孙欣祺
责任编辑:杨健
来源:文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