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好!
今天是2021年9月15日星期三
“文汇早读”带您浏览
今日《文汇报》精彩报道
《上海探索:让美学价值渗入乡村肌理》
响晴的初秋午后,微风拂过崇明区新村乡的稻田画布,旁边的观景台上,前来打卡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而此地“稻米文化小镇”品牌也越来越响亮。
百年旧民宅的残砖老墙后,“生长”出一座现代建筑——青浦区重固镇章堰村的章堰文化馆,去年成为上海唯一入选“全球十佳博物馆及文化中心”的建筑,年轻人纷纷来这里参观,对老建筑和乡村有了新的认知。>>详情
《场馆育人,让人们更好感知中国风东方韵》
展览场馆是展示城市文化和发展活力的重要窗口,也是构建城市形象的标志性建筑,尤其是人文艺术类展馆,更是人们陶冶心灵、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场所。因此,以“场馆育人”为抓手,完善展览服务,真正做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对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详情
《展品“倍速”变商品 进博会溢出效应持续放大》
已成功举办了三届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4个平台作用不断凸显,溢出带动效应持续放大。越来越多展品“走下”展台,变成消费者身边可感可触的商品和服务,而经过三年的反复打磨,这条从展品变商品的道路也变得更高效、更扎实,链接能力也更强了。>>详情
《青浦新城:生产、生活、生态建设齐头并进》
在上海出差时突发疾病的浙江嘉善居民杨女士忘了带医保卡,却凭借医保电子凭证,通过扫一扫二维码,就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顺利就诊。在青浦新城,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便捷度正越来越高。
9月4日,崧泽高架西延伸工程开始了新一轮的大规模施工——跨G15沈海高速的施工全面展开。今年年底,这条高架就将开通,它也将是青浦新城作为联通上海与长三角城市群的枢纽城市的有力见证。>>详情
《走进百年华政园,阅读“国宝级”建筑厚重历史》
上海“一江一河”沿岸又一处“宝藏”景观,或将新晋成为最具城市人文特色的“网红打卡地”。在长约900米的苏州河华政段,继今年7月“思孟园”和“格致园”两处景点开放后,国庆期间,这里“一带十点”的特色人文景观也将全线向市民开放。这也意味着,华东政法大学的校园将与社区共享一片公共空间,让更多市民零距离享受滨河通透、优美、典雅的环境,阅读“国宝级”建筑的丰厚人文历史,感受百年学府的文脉传承和大学精神,在行走中感悟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软实力。>>详情
《英雄值得被更多人看见 荡气回肠的历史何妨特别推荐》
26位志愿军老兵讲述战火青春,即便相隔71年,他们亲历过的战场震撼依旧,回忆依然滚烫。抗美援朝纪录电影《1950他们正年轻》里,所有口述几乎都是“抢救式”的国家记忆、民族记忆,影片也因此得到了高达9.0的豆瓣评分。>>详情
《“教育公平”——德大选左翼阵营得分点》
今年9月1日是德国《联邦教育促进法》实行50周年。作为德国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政策,这项联邦助贷金法律50年来帮助超过3600万学子打开了高等教育的大门,也为德经济及科学发展作出了贡献。但近年来,它的效力大不如前,改革迫在眉睫。德《每日镜报》预测,在之后的大选组阁谈判中,联邦教育助贷金的改革将成热门话题。>>详情
《谁的心中不曾有过一座“亲爱的图书馆”》
多年以前,当我还在德国马普科学院位于斯图加特市西南近郊的一间研究所内工作时,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学会的内部图书馆。就单座图书馆的体量而言,它不算很大,三层带地下室的狭长布局,装修陈设颇具伊姆斯事务所风格,足可容纳十个人围坐开会的阅览桌,舒服的真皮沙发,任何一个角落都极为安静——不止是因为没有外来读者,更是因为研究所本身就深藏于山中,连带着图书馆也拥有了远遁群山式的静谧——除了馆藏较少之外,完全符合我心中“完美图书馆”的定义。>>详情
《<漫长的周末>与真实的“唐顿庄园”们》
电影《傲慢与偏见》的片头,山岚氤氲、树影绰约,伊丽莎白捧着书,走出原野,穿过草甸,回到了坐落河畔的宅邸中。这幅徐徐展开的长轴画卷描绘了英国乡间别墅的传统生活,诉说着精致而节制的人生况味。
英剧《唐顿庄园》又再次向观众展现了英国乡间别墅的独特韵致。全剧宛似一首优雅、沉郁的英格兰叙事长诗,始于1912年,终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格兰瑟姆伯爵一家为代表,映见了贵族与仆人、主人与宾客的人世百态。>>详情
上海中心气象台2021年9月15日5点钟发布今天和明天上海市天气预报:阴到多云有时有阵雨。北到西北风6-7级阵风8级,沿江沿海地区8级阵风9-10级,今天上午转6级阵风7-8级,沿江沿海地区7-8级阵风9级。今天最高温度27度,明天最低温度24度。今天相对湿度80%-95%。
编辑:施薇
责任编辑:杨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