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青岛集体会见出席中国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外方代表团团长时指出,“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
那么“海洋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理念该如何理解,如何贯彻?面临错综复杂的海上形势,中国又该如何应对国际争端,维护海洋秩序,做好全球海洋治理的建设者?
2021年8月20日下午,上海经纬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空间战略研究中心主办《海洋战略研究沙龙暨海洋话语建设与发展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就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海上形势秩序等议题发表真知灼见。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空间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金永明指出,“海洋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海洋领域的运用和深化,并具有创造性。“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内容和价值目标可以从五方面界定:(1)政治上坚持不称霸及和平发展;(2)安全上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和新安全观,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3)经济上运用新发展观发展和壮大海洋经济,共享海洋空间和资源利益;(4)文化上建构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全球新型海洋文化观;(5)生态上通过保护海洋环境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生态系统,实现“和谐海洋”理念的人海合一目标。
上海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峰教授指出,海洋强国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强国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汲取马克思主义海洋观养分,构建中国特色大国海权理论体系。
与会专家也重点谈到了当前海上形势、海洋争端及中国的应对策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程保志副研究员指出,美国总统拜登上任以来通过七国集团、北约、美欧峰会等平台,极力拉拢盟友,建立所谓民主国家联盟,企图阻挠中国的和平发展。欧洲方面,法、德、荷先后推出有关印太地区的战略指导文件。今年4月19日,欧盟理事会发布声明,批准了关于《欧盟在印太地区合作战略》的决议。文件虽未具体提及中国,但声明中的措辞是支持拜登对华态度的信号。欧盟印太战略计划可能意味着欧盟在印太问题上的外交姿态将提高。
脱离欧盟后的英国在军事上的动向同样引起高度关注。7月26日,英国海军“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战斗群进入南海水域。英国防大臣华莱士表示,此次部署将致力于应对今天和明天的安全挑战。
上海政法学院政府管理学院赵雅丹博士介绍称,今年3月22日,英国公布其冷战结束以来最全面的军队现代化战略文件《竞争时代的国防》。文件称,英国将成为在印太地区拥有最广泛和最全面存在的欧洲伙伴。文件同时表达了对中国军事能力快速提升的担忧。
面对美欧方面频频提高的调门和施加的小动作,程保志认为,中国应在坚持底线思维、坚守核心利益的前提下妥善管控周边海域的紧张态势,积极打造稳定和谐的周边国际环境。与此同时,中国应继续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强中俄战略协作关系,中欧也可就联合国、世贸组织、世卫组织等改革问题加强协调,将海洋生态保护、渔业补贴、海洋生物制药等相关海洋议题纳入多国际组织日程之中。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陈子雷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廉德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王伟男副教授、上海经纬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空间战略研究中心特邀专家胡华研究员、上海社科院王震研究员、新华社上海分社首席记者张建松与会并发表观点。
作者:孙欣祺
编辑:孙欣祺
责任编辑:杨健
来源:文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