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夏天发生了一些意外。
比如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英格兰倒在了最需要运气加持的点球,输掉了欧洲杯。又比如许多人早已放弃希望的阿根廷击败了老对手巴西,赢得了美洲杯。
把这两项赛事放在一起对比似乎不公平。一边是疫情之下依然固执的“四年一届”欧洲杯,另一边是完全任性的“每周杯”。一边有55支球队参加预赛,24支决赛队伍激烈厮杀,另一边则是10支球队“轮流坐庄”。相比之下,用“鸡肋”来形容后者并不过分,因为纵然是“球王圆梦”的话题,热度也没能维持24小时。
然而正是这项含金量大打折扣的赛事,在获得过无数荣誉的梅西心里有着格外沉重的分量。终场哨声吹响,他掩面跪地。所有人向他冲来,将他高高抛起。从队友到教练再到球迷,没人可以否认,这是属于梅西的冠军,即使他在决赛中表现平平,即使他在门将面前思考人生,即使他已不再时时刻刻以一敌众。
顶着“当世球王”的头衔,梅西受尽崇拜,自然也招致非议。在所有质疑声中,“成年国家队零冠”最讽刺、最扎心。从娃娃脸到络腮胡,梅西的面庞日渐成熟,但他身着蓝白条纹衫的背影始终充斥悲情、沧桑。
2014年世界杯决赛被德国加时绝杀,2015年美洲杯决赛点球不敌智利,2016年“百年美洲杯”决赛点球再次不敌智利。一而再再而三,梅西愤怒了,他不想再受到魔咒的煎熬,于是选择退出国家队。一而再再而三,球迷绝望了,他们开始相信梅西不是完人,他的内向性格如同阿喀琉斯之踵注定了他难以在国家队终成大器。
2016年夏天的那场决赛,我坐在电脑前失望地播报比分,又惊愕地反复核实梅西等人退出国家队的消息。和很多球迷一样,我也开始相信宿命论、性格决定论。直到2021年夏天,5年的国家队颗粒无收让我足够确信34岁的“待业”梅西已经赶不上马拉多纳,无法带领阿根廷战胜年轻气盛的巴西。但惊喜的是,我被打脸了。
在并非最好的年华,在“国家队无冠”的烂梗不再热炒时,在球迷们早已准备好“他无需证明”的借口后,梅西做到了,因为他灰心过、愤怒过,甚至绝望过,但没有放弃。正如他自己所说,“之前的决赛,我都不得不悲伤地离开,这回我终于拔掉了这根‘刺’,我一直对这支阿根廷队充满信心,这样的时刻我已经期待太久了。”
有人会说,如果2016年罚进那粒点球,如果2014年决赛时更强硬一点,如果身边的队友们再给力一些,梅西早就站在世界之巅,又何须再忍受无尽的比较和讽刺。如果有如果,那么“悲情王子”就不是1994年的巴乔,而是2006年的皮尔洛。如果有如果,那么伊斯坦布尔之夜将失去传奇色彩。如果有如果,那么在温布利大球场享受快乐的理应是“快乐男孩”斯特林。足球没有如果,竞技体育没有如果。
可是总有人相信如果,而且矢志不渝。2021年的夏天,“国家队无冠”的34岁梅西率队夺冠了,“摸不到西决地板”的36岁保罗正在率队争夺NBA总冠军。我分不清这样的情节属于“爷青回”还是“爷青结”,也不知道保罗能不能最终圆梦,但我很肯定,一个笃信如果、坚持奋斗、决不同自己妥协的人,终将得偿所愿。
作者:孙欣祺
图:视觉中国
编辑:孙欣祺
责任编辑:杨健
来源:文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