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翔走红,是因为讲了许多“张三”的故事。他这一次爆红,则因为讲了一个自己的故事。
2003年冬天,刚刚拿到律师执照的26岁罗翔在面对求援的老人时因为怕惹麻烦没有坦白职业身份。18年后忆及此事,他感慨万千,心生愧疚。
罗翔的“怂样”让人联想到《沉默的真相》里那个不怕麻烦却麻烦缠身,最终以死抗争、以身殉道的检察官江阳。一边是难以启齿的现实,另一边是荡气回肠的理想,人们在26岁罗翔和江阳的身上看到了也曾彷徨的自己。
坚持理想、坚守正义,需要莫大的勇气,尤其对于法律工作者而言。如果26岁的罗翔选择出手相助,他也许不再自责歉疚,但必然需要付出,甚至还要失去更多。如果江阳选择及时抽身,侯贵平也许不能沉冤得雪,但他也绝不至于身败名裂。江阳的剧本里没有反悔,罗翔的人生中更没有如果,所以我们无法衡量更改决定、重活人生需要多大的勇气。
但我们至少能体会到,直面现实、怀揣理想,同样需要勇气。谈及往事,罗翔的愧疚宛如一根刺扎进心底。这根刺让他至今心头难安,但也正是这份感情洗刷了从业20年的油腻,刺破了网红身份的泡沫,让他得以对职业保持敬畏,对观众保持谦卑。
相比之下,许多人更容易随着时间流逝而成长为自己讨厌的人:技能“纯熟”、性格“稳重”、思维“老练”。法律工作者对伤害、冤屈见怪不怪;医务工作者对疾病、痛苦产生“免疫”;新闻工作者对世态和人心失去了洞察......当他们回首过去,想起曾几何时对职业理想的憧憬和“多管闲事”的冲劲,便摆出一副久经世故的姿态,脱口而出一句自嘲:想当年,太年轻。
所有人都年轻过,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中年油腻。河南大学博士生导师程民生在2021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说,“纯真避油腻,善良能辟邪。”至少在年逾不惑的罗翔身上,我看到了“出油腻而不染”的纯真和真正意义上历久弥坚的纯熟、稳重、老练。
为了理想义不容辞、挺身而出,这是英雄好汉的光辉品质。罗翔显然不是《大明王朝》里“海老爷”式的英雄人物,他只是敢于在镜头前袒露一个平凡人向现实妥协的怯懦,表达作为平凡人不敢勇担道义的自责。我们无需将这股勇气的精神高度过分上升,也不必苛求罗翔以今时今日的身份去弥补昔日的遗憾,但在共鸣之余我们不妨反躬自省:职业的初心、天性的纯真,是否尚存?
纯真尚存,初心犹在,则理想不灭,现实可期。
作者:孙欣祺
编辑:孙欣祺
责任编辑:杨健
来源:文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