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中国公布了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生育率下降”、“老龄化问题加剧”、“劳动力人口萎缩”......尽管同是大多数发达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但涉及中国,这些问题都会被放大——在报道时,多家外媒将数据中的负面因素提炼到标题,并渲染人口数据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12日,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援引澳大利亚澳新银行(ANZ)经济学家的观点称,由于全球供应链高度依赖中国,中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或将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杨宇霆(Raymond Yeung)接受CNBC《亚洲财经论坛》节目采访时表示,“老龄化”不仅是对中国,也是对全世界的警告,尤其中国在作为全球供应链核心的背景下,“未来几年,中国或将(因老龄化)损失7000万劳动力,这对全球供应链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他补充称,“老龄化”另一个潜在的影响可能是针对金融市场。中国的高储蓄率一直是全球市场的支撑点,但老龄人口的增加以及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逐渐成为推动抚养比上升的主要因素,也是导致储蓄率下行的重要推手。
与此同时,CNBC通过专家之口表达了对中国“人口”问题的担忧。报道称“老龄化”是比出生率低更严峻的挑战,并“建言”中国需要做出其他方面的改变来促进经济增长。杨宇霆表示,“更重要的是,中国应继续通过科技的发展维持经济增长;追求高科技、高附加值,推进整个供应链的转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支持经济增长。”他补充称,这是比关注人口数字“更现实”的方法,这就要求工人需要具备水平更高的技能,以帮助国家变得更具创新性。事实上,在11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有关部门负责人已表示,要辩证看待人口变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中国将推动高质量发展、有针对性地制定人口相关战略和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杨宇霆还在采访中将人口问题比作“灰犀牛”(比喻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紧迫的议题,中国真的需要驯服这头‘灰犀牛’,每个人都知道问题存在并且清楚应该要做些什么(进行改变)。”
“灰犀牛”已是外媒涉中国人口问题表述中,一种颇为委婉的说法。此前英国《金融时报》发表所谓独家消息,称中国之所以没有第一时间公布普查结果,是因为人口总数已经不足14亿,出现了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首次下滑。而在结果公布之后,有些美欧媒体又渲染称,这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最慢增速,是中国长期的“定时炸弹”,称中国面临着人口危机,认为中国人口出生率下降、老龄化问题加剧、劳动力人口萎缩会对中国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并预言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可能无法取代美国成为最大的经济体,甚至会影响中国国家领导人承诺实现的中国梦。
对此,在12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反问,针对有些美媒的关注,有一个事实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注意到,中国人口14.1178亿,不是仍然比美欧国家人口总数加起来还多吗?不知有关媒体记者如何摇身变成人口统计学专家和社会学家,从何得出“中国人口危机说”的结论?
华春莹介绍,根据国家统计局权威发布,中国现在人口14.1178亿,比10年前的2010年增长5.38%,年平均增长0.53%。这个数据表明,中国人口十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中国人口总量持续增长,仍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质量稳步提升,人口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人口结构调整变化,性别结构改善。人口流动集聚的趋势更加明显,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我特别想提醒大家注意的是,11日国新办发布会也指出,汉族人口与2010年相比增长4.9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10.26%,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上升0.4个百分点。民族人口稳步增长,充分体现了中国各民族全面发展进步的面貌。同时,普查数据反映出中国人口发展面临着一些结构性矛盾,如劳动年龄人口和育龄妇女规模下降,老龄化程度加深,总和生育率下降,出生人口数量走低等。
她指出,我看到美国人口普查局最新公布的数据,美国人口增速过去10年下降到近百年来的最低水平。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国家卫生统计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美国出生的婴儿比前一年下降了4%。随着各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尤其是工业化、现代化带来的人口生育观念转变等方面的影响,低生育和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大多数发达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也将是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在11日国新办发布会上,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要辩证看待人口变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中国将推动高质量发展、有针对性地制定人口相关战略和政策。“十四五”规划纲要已明确提出,要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的成本,释放生育政策的潜力。
华春莹表示,回顾一下过去几十年来,在中国发展的几乎每一个关键阶段,西方都会对中国做出种种评判和预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论调,如各种版本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但随着中国持续发展,这些论调后来都一一被事实打脸。中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将继续沿着已经被证明是正确的道路坚定前行。希望热衷于炮制各种涉华论调的人也能和我们中国人民一样健康快乐地生活,共同迎接并且见证“中国梦”的实现。
编辑:苏展
责任编辑:施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