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电梯产业园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增强城乡居民幸福感与获得感
◇通过一系列分配和激励的创新,推动财富实现更公平的分配
◇不仅织牢社会保障网,提供医疗、教育、养老等全方位的支持,更提高标准和要求,努力给予个体更充分的物质保障和制度保障
◇南浔经验的关键,是推动五个统一:坚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坚持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统一;坚持城乡发展统一;坚持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统一;坚持经济富裕与生态富裕统一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十四五”开局起步,浙江有了新目标。
推进共同富裕建设一线实践的深层动因是什么?如何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近日,《瞭望》新闻周刊组建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课题调研组,深入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调研,从这个浙江创建“共富之路”排头兵和实践样本身上寻找答案。
更低的城乡收入比
藏富于民,具备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坚实物质基础;更牢牢抓住“共富”中的“共同”,持续关注城乡均衡。
改革开放以来,南浔借力区位和交通优势,乡镇企业、民营经济蓬勃发展。2020年,南浔GDP达467.83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近1000亿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8907元。
“近年来,南浔区在加快高质量赶超发展的同时,注重做好低收入群众增收文章,还大力推进环境治理、农村公路等级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补齐了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短板,具备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条件。”南浔区委书记杨卫东说。
今年1月8日,南浔区委四届十一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将“高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同富裕示范样本”确定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建设共同富裕示范样本是南浔的奋斗目标,我们有信心将共同富裕打造成为南浔最大的标识。”杨卫东说。
数据显示,2020年,南浔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达到1.62:1,并已全面消除家庭年人均收入10000元以下现象。与此同时,通过大力实施“低收入人群三年奔小康工程”,构建“学无忧、业无忧、居无忧、行无忧、水(电)无忧、用无忧,险有免、产有扶、病有助、梦有圆、教有伴、残有助”的“六无六有”综合救助体系,南浔实现了在册低收入群众年户均减少支出1万元以上,人均年收入增加至2.1万元,位居全省前列。
更公平的财富分配
产业是富裕的根基。目前,一批千亿级的现代产业集群正在南浔加速形成。到“十四五”末期,南浔还将力争实现“双两千”目标,即规上工业总产值超2000亿元、规上企业超2000家。
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南浔在夯实“家底”做强产业推动社会富裕程度走在前列的同时,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和机制更新,推动实现财富分配更有效、更公平,让全社会共享发展红利、实现共富。
富产业,既要富老板,也要富员工。从2018年起,南浔持续推进“万名技能人才”评选,每年从一线职工中选拔出1000名技能人才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分别冠以“南浔工匠”“首席技工”“技术标兵”等称号,同时给予每年3000元甚至5000元的政府津贴。通过荣誉称号和发放津贴等形式,激励更多基层职工在各自岗位上主动钻研,提升技能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福利待遇。
为了让“工匠精神”辐射到更多人,南浔区在选树技术人才的同时,持续建立以“南浔工匠”“首席技工”“技术标兵”本人命名的创新工作室,通过师徒传承、技能比武等方式,衍生高技能人才培育链,也为企业搭建人才交流平台。
同时,南浔区还积极探索共同富裕的创新之举——股权激励计划。在南浔,探索股权激励的对象不仅是企业高管或技术人才,还大力面向基层全员——鼓励当地老板拿出股份发给员工,让员工能够最大程度共享企业成果,与老板一起富起来。
富产业,既要富工厂,也要富农村。南浔的共同富裕体系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带动农户增收致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基石与有效手段。
南浔锚定共富目标,以“三个带动”为支点,即以强村公司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以产业化联合体带动农户增收致富、以科技赋能带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撬动乡村全面振兴大局,最终走出一条以党的领导为核心,政、村、企等各方力量盘活聚集一切社会资源,创造利用一切可能条件,千方百计带动乡村共富的新路子。
以强村公司为例,这是南浔区面向乡村产业探索推出的强村富民新举措,通过市场化方式组建和运作一批公司,承接公共财政投入项目,进一步实现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提升能力,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让更多村集体的腰包鼓起来,实现“村村成股东、村村有分红”。
虽是来自农村,但通过市场化运营,强村公司不仅在市场上稳稳立足,而且获得了不菲收益。在善琏镇,15个行政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在2019年5月联合出资组建强村公司,通过开展绿化养护、河道保洁、汽车租赁、物业管理等业务,去年7月底实现首期分红,全镇每个行政村分得了22.5万元,在南浔率先实现了村集体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全覆盖。
截至目前,南浔已组建强村公司24家,注册资本4亿元,覆盖全区211个行政村。强村公司共计产生利润2412.1万元,村均增收11.4万元,其中6家已经进行分红,最高入股村分红27万元。
更坚固的共富底线
除了经济层面的共同富裕,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兜底性民生建设,也是南浔共同富裕体系的重中之重。
3500名病情较重的“两慢病”患者,由政府买单免费赠予智能穿戴设备,并与健康管理系统互联互通,做到诊疗全跟踪;300多位尿毒症患者全部纳入专项医疗救助的范畴,患者除了可以就近免费透析,治疗费用也全部兜底……以搭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为基础,南浔完善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防控长效机制,为共同富裕筑牢防线。
2017年以来,南浔大力建设完善“六无六有”综合救助体系,从低收入群众的教育、养老、就业、居住、出行、医疗等方面着手,通过开展长效帮扶、精准救助,确保全区在册低收入群众人人享有帮扶,4187户7516名低收入群众人均年收入从2017年底的1.18万元增长至2万元,增长了76%。
在防止低收入群众返贫、可持续保障低收入群众小康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南浔提出,分批分阶段提高保障标准,将域内所有群众的生命健康管理、慢性病治疗,全域的教育资源均衡分配以及城镇养老金补充等民生工程提上日程,把基本保障做实为高质量保障,把基础服务升级为高水平服务,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共同富裕根本理念落实得更扎实、更精准。
这其中,在力所能及并符合实际的基础上,南浔着力推进四大幸福工程,建设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幸福南浔,具体举措包括:
推进双十万新居民牵手工程,完善新居民落户南浔举措,实现就业、就医、就学等方面享受同城待遇,计划五年吸引新居民20万来浔安居乐业;
推进老幼关爱工程,实现全区幼儿、老年人保障服务全覆盖、无遗漏;
推进困难群众帮扶工程,打造集成式大救助服务中心,精准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确保实现困难群众帮扶全覆盖;
推进万套乡村别墅贴心工程,计划未来五年建设5万套乡村别墅,让70%的农户搬入新家园……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共同富裕体系中,南浔还在探寻实现区域内高质量的生态富裕、全面营造共同富裕的文化氛围等,并为之配套了系列工程。
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例,南浔从深厚的乡土文化传统和社会精神资产中提炼出了“三体一面”精神富裕观念,即引导良好的社会风气、增进社区居民归属感、提升人民幸福感三主体,共同体现为建设共富社会精神面貌。
同时,南浔以政府组织引导为核心,构建起建设精神富裕的三个有效机制:一是以弘扬“最美家风+”为抓手,理顺政、企、乡、家间协作关系,凝聚社会共识;二是通过慈善风气弘扬,在社会形成平等互助,“先富带动后富”的良好风尚;三是建立线上线下协作的四级志愿服务体系,巧妙通过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展志愿活动将物质财富转化为精神建设的基础,共建社区精神家园。
“五个统一”的南浔经验
在探索建设共富示范区的道路中,南浔经验的关键是推动“五个统一”。
坚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南浔通过实践高质量发展不断做大蛋糕,在传承创新中夯实产业根基;同时通过一系列分配和激励的创新,推动财富实现更公平的分配,让全社会共享发展红利、实现共富。
坚持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南浔建设共同富裕社会,不仅织牢社会保障网,提供医疗、教育、养老等全方位的支持,更提高标准和要求,努力给予个体更充分的物质保障和制度保障,以支持人的全面发展,真正体现“发展为人民”“以人民为中心”的共同富裕根本理念。
坚持城乡发展的统一。南浔大力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着眼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统筹谋划城乡建设、基础设施、便民工程、公共服务等,让城乡居民有了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坚持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统一。南浔的特点在于其“历来富而好礼”,近年来在物质富裕的同时全力打造精神文明高地,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十四五”期间,南浔还将通过打造“最美家风+”文明讲坛、文明驿站、文明档案,积蓄“内外兼修”之美,让家风文明成为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压舱石”。
坚持经济富裕与生态富裕的统一。以生态富裕理念为指引,南浔在机制上率先进行了探索,实现三大协同:一是成立生态建设指挥部,实现指挥系统与执行机制协同;二是建立“大整治”系统,实现水、气、土、废等主要生态要素治理协同;三是以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实现市场化手段与行政手段的协同,破解环境整治与经济发展的二元对立难题。
在调研组专家顾问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田应奎看来,“五个统一”共同富裕道路的探索经验,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南浔的具体实践。
编辑:孙欣祺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