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日至22日,上海通报新增5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连续几起散发疫情引起市民网友高度关注,让部分人对今冬会不会爆发疫情产生担忧与焦虑。眼下正值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关键时刻,上海能否持续做好“快速反应、动态清零、及时处置、精准防控”,这既是对城市疫情防控体系的新一轮挑战,也是对全体居民公众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又一次“大考”。
面对“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公众意识与责任意识最基本的体现,就是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坚持防疫“三件套”、牢记“五还要”。这不仅是为了保护自身免受病毒侵袭,更是在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只有个体安全了,社会才能更安全。其实在疫情发生后很长一段时间,上海市民的个人防护工作整体都可圈可点。然而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整体趋稳向好,特别是连续几个月本土病例“零增长”,也有个别人出现麻痹大意、防护不到位的情况。最近的散发病例就在提醒我们,当务之急还是做好个人防护,一旦防范意识松懈了,威胁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除了做好个人防护,良好的公众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呼吁大家,万一出现症状,要有及时报告的勇气与担当。秋冬季原本就是各类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如果发热或喉咙肿痛,是留在家里“摒”,还是第一时间去发热门诊寻求帮助?答案不言而喻。可以理解部分患者内心的纠结,毕竟新冠肺炎初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类似,抱有“等等看”的侥幸心理属于人之常情。但必须清楚认识到,一旦“等等看”,就有可能导致疫情扩散,增加流调难度,甚至影响全市疫情防控整体部署。在当下这个节骨眼,有症状及时报告绝不是个人小事、私事,而是关乎防疫全局的大事、要事,不可等闲视之。
我们还要有定力,不让零星散发病例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推动上海经济社会发展。虽然未来防疫挑战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可能会超出大多数人的想象,但沪上各项硬核防控措施的落实和来自防控一线的守护,正凝聚起强大的战“疫”力量,给予我们抵御各种恐慌、焦虑情绪的信心。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复工复产始终保持加速态势,现在全年已进入收官冲刺阶段,大家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尽量排除散发病例带来的心理干扰,认真完成手头工作,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为科学谋划“十四五”发展和明年顺利开局,积极创造良好条件。
防控新冠肺炎,是对社会文明底色的一次检验。作为生活在这座庞大城市中的一份子,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站上疫情防控最前线,但每个人肩上都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正如张文宏医生所说,广大民众是防疫部队的亲密战友。如果人人都能做好个人防护、出现症状及时报告、保持定力努力前行,将会为上海争取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提供磅礴助力,这也是此时此刻,我们爱上海最“帅”的姿势。
作者:叶松亭
编辑:叶松亭
责任编辑:施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