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在对健康生活和苗条身材的追逐下,各类代餐火了。各种号称低卡、减肥、抗饿的代餐食品风头正盛。不过消费者对代餐却褒贬不一。有人极力种草,说真的靠代餐成功减肥了;有人认为代餐营养单一,长期食用会导致营养不良。代餐究竟是不是“智商税”?“代餐减肥法”靠谱吗?能够提供正常餐饭的能量吗?
为什么存在代餐产品
代餐,又称替餐、代餐食品。顾名思义就是取代部分或者全部正餐的食物。常见的代餐形式有代餐粉、代餐棒、代餐奶昔,代餐饼干等。其实原本是病人所使用的,但近来年成为了减肥人士的宠儿。
代餐比较常见的应用场景,首先就是医院,一些病患由于无法咀嚼、消化等等原因,需要代餐来为身体补充营养。另外比较常见的就是一些极端天气或者生活条件下,比如军人、宇航员或者登山运动员等等,他们需要一些容易携带、并且营养丰富的食物来提供营养。
随着健康理念的发展,减肥成为了许多人的追求。减肥无外乎两种,管住嘴,迈开腿。但在生活中很多人缺乏相应的锻炼。一方面是懒于锻炼,另一方面则是无暇锻炼。而代餐这种所谓不用运动就可以减脂减重的产品就吸引了大量人的注意。后来慢慢出现了以瘦身为目的的代餐,这些瘦身代餐最初被发明出来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病理型肥胖,并且要求在医生或者营养师的监督指导下进行。
欧盟国家对于代餐食物有严格规定,在这些代餐包装上必须严格标注热量、各种营养素的含量,以及各大营养素的占比。并且必须要标注应该遵循医嘱,以及最高使用时长。
不仅是欧盟,加拿大对食品声明有代餐功能也有严格要求,只有符合最低热量、蛋白质和微量营养素含量的产品,才允许称自己为代餐食品。
千亿市场,融资背书频加持
据央视财经报道,目前,代餐行业的销售体量及消费者人数均有着稳步增长,主要消费人群已从90后变成了95后,他们中大部分消费者每年对代餐的投入金额超过了3000元。我国今年的代餐市场将突破百亿,预计在2022年时将达到1200亿元的规模。
根据天猫食品发布的2019年《天猫食品行业趋势分析报告》,代餐食品已经成为流行趋势,新一线和二线城市消费占比接近五成。从销售体量及消费者人数上看,均有着稳步增长,且呈现大于50%的增长率。其中,85%的消费者购买代餐的原因是为了健身。
据天猫数据预计,未来几年,以代餐食品为代表的功能零食市场将达到1500亿元,空间广阔。需求膨胀,代餐行业因此迎来一波又一波的资金加持。公开资料显示,仅在今年7月,就有多起融资案例。Smeal获得中路开牛股权融资;ffit8首轮获投数千万元;WonderLab获IDG和凯辉基金股权融资。各种网红代餐不断地出现在直播间、短视频以及朋友圈的推荐广告里。在小红书APP上,关于代餐的笔记多达20余万篇,其中不乏各种品牌测评和明星的背书。
吃代餐减肥,却吃成了器官衰竭?
据调查显示,市场的庞大不代表代餐产品的成熟。虽然在当下代餐市场如火如荼,但是在我国代餐食品市场尚未有严格的国家标准,一些企业以次充好,鱼目混珠的行为时有发生。并且经实验数据显示,单纯摄入代餐食品并不能达到正常人一餐所需要的热量。如果一日三餐仅食用代餐食品并不能提供日常所需的能量。并且部分人群的体制并不适宜使用代餐产品,反而会对身体造成损害。代餐食品从短期来看可以起到减肥的目的,但若长此以往身体得不到所需要的能量,就会破坏身体的营养均衡,得不偿失。
此前,多家媒体曾披露过恒久食用代餐产物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据安徽卫视报道,浙江一位女大学生小宋身高165厘米,体重不到60公斤,因认为自己不够苗条,就通过微商购置了代餐粉和代餐饼干。食用半个月之后,小宋一直泛起腹胀等不适反映,被上海一家三甲医院确诊为肝小静脉闭塞,很可能会进一步导致肝脏衰竭。厥后病情恶化,泛起多器官衰竭症状,最终举行了肝移植。
另有诸如“食用代餐2个月后险些晕倒”“19岁女孩吃代餐饼干减肥导致心脏骤停”的新闻也频见网络报端。
有专家指出,现在许多电商销售的代餐产物大多为三无产物,未标注身分、未标明生产地,也没有经由规范的临床验证。浙大一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医师沈岩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表现,最恐怖的是消费者无从得知这些产物添加了哪些身分。有些代餐产物可能违规添加导致腹泻、影响胃肠道功效的药物,如盐酸西布曲明、酚酞、利尿剂甚至毒品安非他命等,如果恒久食用,可能会对胃肠道、肝脏、肾脏等器官发生副作用。
“不要盲目相信商家宣传,一定要认真阅读营养标签。”广东省深圳市慢病防治中心副主任医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博士李艳艳建议,代餐粉不要长期食用。顾中一也表示,代餐可以作为没空吃饭的解决方案,但无法替代均衡的日常饮食,尽量一天不要超过一顿。
丁香医生数据研究院在报告中也提到,没有明确的国家标准是目前代餐行业的威胁之一。报告指出,目前市场对于代餐品类的定义不明确,存在多、散的情况,大部分代餐品牌都是新兴品牌,消费者认知还较为模糊,需要权威界定行业标准,占据品类心智。
对于代餐食品我们不能一棍子打死,但也不能盲目追捧。能量是守恒的,减肥不是减健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既要减少热量摄入,但更重要的是要养成运动锻炼的习惯,构建适合自己的营养饮食。
编辑:范菁
责任编辑:施薇
来源:综合央视网、北京日报、丁香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