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视频疯传网络:陕西宝鸡一男子在数秒内两次抱摔两岁半的孩子。孩子从沙发滚落到地板,最终经抢救无效死亡。这段视频引发无数网友的强烈愤慨,大家在谴责父亲虐待亲生孩子的同时,不禁追问:是谁拍下了这段残忍的视频?为什么拍摄者没有阻止视频中男子的暴行?
令舆论再次哗然的是,宝鸡市妇联透露,视频拍摄者是孩子的母亲冯某。据当地警方此前通报,冯某与犯罪嫌疑人刘某为男女朋友关系,两人因孩子抚养问题发生争执,刘某情绪失控对孩子痛下毒手。对于冯某拍摄视频的动机以及未出手援救的原因,妇联工作人员称还需公安机关具体调查。
在这起惨剧中,男子和幼童无疑是最核心的当事人。父亲虐待孩子至死,无论出于什么动机,背后有何原因,这种暴行必将得到法律的严惩。然而这位母亲,站在镜头以外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孩子在镜头前被父亲活活虐打至死,她在想什么?
我们从善意的角度揣测,这位母亲以拍视频的方式记录男友虐待孩子的暴行,以此证明男友不具备抚养孩子的资格。她在举起手机的那一刻,看似面临着法理与伦理的矛盾。从法律上讲,她需要证据来证明男友绝非善茬,以此向法庭力争自己对孩子的抚养权,保障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不受虐待。假如没有这段视频,她也许失去了夺得孩子的最佳机会,并因此葬送了孩子的未来。但从伦理上讲,她身为母亲当然应该奋不顾身地保护孩子,无论施暴者是孩子父亲还是其他人。
假如站在镜头后的是一位旁观者,这个矛盾也许真实。当一个人亲眼目睹父亲虐待孩子,他也许会犹豫。如果上前干预,即便阻止了眼前的虐待,孩子就一定平安无事吗?缺少社会的监督,孩子父亲会不会继续肆意妄为?但如果站定拍照,揭发暴行,就这么放任孩子被打?
虽然情理矛盾,但人是有良心的。相信任何正常人在目睹弱势群体遭到欺侮虐待时,心里都会生发出道义使命。有人会好言相劝,有人会上前喝止,还有人该出手时就出手。更何况这起极端事件,在孩子面临生死关头时,于情于理都不应该视若无睹,因为任何所谓程序正义在此时都服从于最高正义——救命。
假如给旁观者一个身份——孩子母亲,这个矛盾根本就不成立。法律对抚养权作出种种规定,其目的是保障孩子健康成长,而不是沦为父母争权的工具。伦理的核心同样在于对孩子的关爱保护。在这个意义上,两者皆以人为本,并不相违。所以无论这位母亲出于何种主观原因拍摄视频,放任孩子被父亲打死已成客观事实,任何理由都是苍白的借口。
保护孩子是人性,护犊又是父母的本能,它们的重要性、紧迫性理应远胜于白纸黑字界定的抚养权归属。不幸的是,在这起弑犊事件中,我们没有看到父性、母性、人性。
作者:孙欣祺
编辑:孙欣祺
责任编辑:杨健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