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一名考生向父母自称高考700多分,并伪造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不知情的亲友在村里放鞭炮、拉横幅庆祝,结果该考生实际只考了235分。此事在网络上引发热烈讨论。
这件事情有点黑色幽默。正如网友们所说,一个真敢骗,一个真敢信。但让这件事情更具戏剧性的是微信群里普遍流传的版本:
“一学生伪造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还准备戴红花游街,荣耀门楣,不料惊动了当地教委,一查原来是假的,害得老父杀猪宰羊,花了几万元摆酒招待亲朋好友。他父后来得知真相后当场气昏,后来送医院抢救,醒来后检查血压220,大骂:呸,考得还没我血压高!”
经当地有关部门核实,考生亲友放鞭炮、拉横幅属实,广设宴席、晕倒送医是谣言,“血压比考分高”是段子。目前,考生父母情绪稳定,考生本人已经找到,并承认错误。
回顾这则疯传的消息,“戴花红游街”“荣耀门楣”“杀猪宰羊”“当场气昏”......这些鲜艳的色彩、生动的场面、巧妙的对白,是不是似曾相识?没错,周星驰的电影都是这么拍的,吴孟达都是这么演的。比如《武状元苏乞儿》,苏灿在白纸上乱涂一气,老父亲真以为他写的是名字,并夸夸其谈,结果在皇帝面前露了马脚,老父亲这才恍然大悟,捶胸顿足。
没有人会把周星驰无厘头电影的情节当真,但是为什么那么多人会把这则同样无厘头的消息传得有鼻子有眼?事件的怪诞特征是原因之一。考生将235分谎报为700多分,又伪造了一张做工拙劣的录取通知书,这本身就夸张,而亲友们信以为真后放鞭炮庆祝也是事实。对于好事者而言,这起事件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感染力”。
然而对于大多数读者而言,其实只需稍加思考,便不难判断这些修饰词和“台词”起码是添油加醋,甚至很有可能凭空捏造。很多人看到消息时不禁要问这位“昏迷住院”的老父亲:这么假的分数和通知书,你都敢信?同样的问题可以反问这些传播谣言的人:这么假的新闻,你们都敢信?
这场家庭闹剧上升为网络闹剧,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偏见。假如我们代入周星驰电影的话语体系,把事件比作一出戏,那么考生谎报成绩、伪造通知书就是个引子。这个引子不切实际,足够荒唐,看客们也许只付之一笑便抛诸脑后。接下来考生父母“成功上钩”,事件逐步发酵,看官们的胃口吊了起来。更进一步,考生父母不只相信了,而且还“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看官们不禁放声大笑,期待最后的结局。结果真相大白,父母气不打一处来,看官们意犹未尽。直到“老父亲气昏住院”,方才鼓掌称快,拍案叫绝。
在这出“好戏”中,考生只是个引子,而“编剧”和“观众”的关注点更多是在被骗的父亲身上。只有这个角色足够缺心眼,反转越强烈,结局越惨,“节目效果”才能拉到爆。
但这不是一出戏,而是发生在一个真实家庭里的真实事件。许多人在吃瓜谈笑的同时,不自觉地对考生父母产生偏见,似乎只有如此编排才符合一个对孩子不管不问的家长人设,只有这样的结局才能配得上这个“缺心眼”的家长。对于他们来说,事实已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事人足够可笑。这种戴着有色眼镜看笑话的心态比事件本身更值得反思。
在“人人都是记者”的传播便捷时代,我们每个人对消息和新闻都应该抱有一份审慎与责任。而在面对此类“现实主义的黑色幽默”时,我们除了对荒诞付之一笑,还能有哪些冷静的思考?作为家长,我们也许可以反躬自省,自己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否足够了解,是否存在类似缺位?我们自身和身边的亲子关系并没有如此狗血的戏剧色彩,但是孩子对父母撒谎并不少见,那么家长是否知情?这些谎言的轻重又如何?此外,作为事件的旁观者,我们不妨将视线从这个家庭转移到录取通知书本身,多问一句:是谁收了考生的钱,伪造了这份录取通知书?这背后有没有见不得光的制假产业链?
这起事件产生的舆论反响终将消停,考生和父母也将恢复正常生活。但希望此事不只是一个“狗血的笑话”,它对家庭、对社会多少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作者:孙欣祺
编辑:孙欣祺
责任编辑:杨健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