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申城垃圾分类的主要目标是:巩固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实效,实现95%以上的居民区(村)、单位垃圾分类实效达标,确保85%以上街镇达到“示范街镇”标准,湿垃圾分出量达到9000吨/日左右,可回收物回收量达到6000吨/日以上。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近1年,申城垃圾分类申城垃圾分类2.0版来啦!从一个区、一个街道、一个村,不难管窥申城垃圾分类新景观。新民晚报特邀上海代表团的三位全国人大代表跟读者分享阿拉家门口的垃圾分类新景观——“一网统管”来管垃圾分类,不仅好用,而且管用。
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黄浦区委书记杲云——
“全品类”“全链条”“收运处”全程闭环化处置
垃圾分类,全程“闭环化”处置,怎么做?上海市黄浦区将给出自己的答案。
“2020年,黄浦区的目标是创建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十个街道全部创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道!”杲云代表说,实现目标,就要抓好关键环节、分类精准施策,不断探索优化持续化宣传、精细化分类、资源化利用、闭环化处置、智能化监管。这当中,特别要说说闭环化处置和智能化监管。
黄浦新苑小区 。刘歆 摄
申城垃圾分类走过一年,为何特别要强调闭环化处置?“垃圾分类,绝不仅仅是分类这一环重要,而是需要做好收集、转运、处置、回收的全过程闭环,任何一个环节有差池,就会浪费其他人的所有努力,增加社会成本。”杲云说,今年黄浦将下功夫全力打造生活垃圾“全品类”“全链条”“收运处”体系,让垃圾分类工作做到全程闭环化处置。
今年,黄浦区绿化部门将加强与城发集团合作,实施全品类垃圾分类、收运、中转和应急处置。其中,重点聚焦应急中转渠道储备、可回收物中转渠道建设、末端处置渠道畅通,对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等各类垃圾齐收共管,加快可回收物收运处置体系建设,提高可回收物产品附加值,实现再生资源本地化闭环管理。与此同时,强化沿街商铺的管理,重要商业区要“一路一策”,结合小餐饮标准化建设、门责管理、自律自治,实现沿街商铺上门收集全覆盖。坚决杜绝“混装混运”,改善清运车辆形象,提升车容车貌车况;根据垃圾品类不同、季节不同、数量不同,合理安排收运时间,及时增减湿垃圾的收运频次,严格控制湿垃圾异味问题。
黄浦新苑小区垃圾分类 。刘歆 摄
“闭环”效果如何,智能化监管,不可或缺。
今年,黄浦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一网统管”体系,通过“科技+管理”,实现“一屏观分类、一网管全程”,用智能化手段探索垃圾分类实现长效、常态。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融合城市执法、市场监管、网格管理等平台数据以及社会信息,建立全程分类可追溯信息化系统,建立健全投放、收集、运输、中转、处置全程监管体系,提高应急调度处置能力。此外,通过对垃圾投放点加装智能监控设备、建立可追溯信息化系统等方式,对源头分类行为进行监管,尤其是对误时投放点的“乱投放”加强监管并及时反馈,做好误时投放点垃圾分类实效日常管理。
“一言以蔽之,建成一流的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是黄浦建设世界最具影响力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卓越全球城市核心区以及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标配,也是美丽幸福和谐黄浦不可或缺的基石。”杲云说,对标国内外一线城市,黄浦将下大决心下大力气把垃圾分类做好,营造优越的生态环境和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城区的宜居性和美誉度,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黄浦新苑小区垃圾分类 。刘歆 摄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长宁区虹桥社区党委兼职委员朱国萍——
“一网统管”运用新科技引领新时尚
“一年来,虹桥社区垃圾分类,有什么好消息?有啊!”朱国萍代表一提到垃圾分类,就乐了。
到底啥好消息?一是成为率先实现整区域推进垃圾分类的街道,全覆盖的推动90个居民小区、71家单位的垃圾分类。二是率先实现示范街道考评达标,成为上海市第一批垃圾分类示范街道。三是率先开展沿街商铺上门垃圾分类收集,确保788家沿街商铺的垃圾分类规范有序。四是率先在商业单位运用湿垃圾处理装置,实现湿垃圾本地消化,零清运。
如果说,过去一年居民区干部们挨家挨户“跑断腿、磨破嘴”,坚守一线并发动居民志愿者们轮值箱房,风里来雨里去、用辛苦指数换来了千家万户垃圾分类的时尚指数。那么,今年,更要运用新科技,引领新时尚。
虹桥街道“垃圾分类地图”
“上海正在大力推进’一网统管’下的现代化治理模式,我们虹桥街道率先开展探索,是上海第一个在街镇一级,实际开展’一网统管’垃圾分类场景运用的街道。”朱国萍说,通过人工+智能模式,依托政务微信系统,可以做到垃圾分类问题的巡查——整改——核查全过程管控,精确到每一个环节的每一位工作人员,目前运行一个月,巡查763次,发现并处置问题262次。
人工+智能模式还可以做到小区箱房动态问题、垃圾处理情况、居民分类实效等实时信息全面掌握。设置了巡查打卡模块,对于管理人员的责任是否到位,每天打卡签到,对存在问题及时自发自处,同时上传平台。至于建筑装修垃圾清运,这个困扰小区的老大难题,也在通过“一网统管”这个平台,配合“单兵系统”,实现信息化调度,一个大屏幕上,垃圾在哪里,清运车在哪里,车应该去哪里,一目了然,一清二楚。
“经历了前一个阶段的实践,我们发现,用’一网统管’来管垃圾分类,不仅好用,而且管用,真的是一网管垃圾,一屏观箱房。
此外,在垃圾分类宣传动员上,运用智能外呼系统,确保社区内每一户都宣传到位。在实效监管上,将无线单机摄像头安装在箱房区域,实时发现不正确的投放行为,小包垃圾散落以及严管分类驳运,确保问题即发即处。同时利用该疫情防控期间的门磁感应器,装在问题严重的箱房门上,对于非投放时间的开门进行感知计数。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北管村党总支书记沈彪——
乡村美不美,就看垃圾分类好不好
一个村,6个垃圾分类投放点。投放点覆盖农户各家,精细到哪个门牌号对应哪个投放点,导航图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这样的智能化管理推进垃圾分类,就是乡村垃圾分类的新模样。
在沪郊乡村,垃圾分类到底能做成什么样?“那就请到北管村来看看吧!”沈彪说,今年7月1日是《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施行一周年,北管村从2019年成功创建上海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示范村,过去一年来北管村的垃圾分类工作依法逐渐进入规范化,村民们自觉主动垃圾分类的意识更强了。
如今,走进北管村,可以看见,村里完成了所有村组垃圾厢房的改建,垃圾分类设备设施配置完整,分类保洁员每月岗位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因地制宜,很关键。”沈彪说,根据村宅地域的不同性质,北管村制定了“一宅一方案”,已有3个自然村宅和一个外来人口集中居住小区实行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每天早晚各两个小时开放投放点供村民投放;另外,7个村组以上门收集的形式每天两次进行户源头分类收集。然后,记录每户投放情况,月底张榜公示。同时,把垃圾分类这项纳入村规民约,对于不依法分类的村民,就取消村民福利。
此外,垃圾分类作为今年北管村重点考核的内容,每月对村民组长、保洁员、清运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考核。每周由村巡检队对每个村民组进行检查,及时整改问题靶点。针对2020年新增的测评指标内容开展培训,截至5月中旬已对村民组长和事业单位负责人培训完毕。
“除了这些制度软件,顺利推进垃圾分类,硬件升级换代也是今年村里的大事。”沈彪说。
今年,新增两网融合服务点改造,9个村民组都配备了一间8平方米的封闭式房间,具有再生资源交投和玻、金、塑、纸、衣五大类细分暂存功能。中心菜场垃圾厢房也进行了改建,把原来的收集点改为封闭式的标准垃圾厢房。
今年,两个村民组也要实行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形式。由于村宅的特殊性有别于商品房小区,就将两个村民组分成三个区域,分别为南区、中区、北区,各区域内各设立两个投放点,共6个投放点。投放点覆盖的农户,精细到哪个门牌号对应哪个投放点,让每个投放点投放垃圾量能均衡。
目前,投放点全覆盖已经完成了导航图制作,下一步将拟定告知书,入户宣传,家喻户晓。“我们争取6月份完成硬件设施,7月份可以试运行操作。”沈彪说,对沿街商铺的上门收集清运也要升级管理,取消门口小垃圾桶,增加水果店门面商铺清运需求,做到商业街店面门口和道路垃圾桶“零摆放”,一句话,乡村美不美,就看垃圾分类做的好不好!
编辑:孙欣祺
来源:新民晚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