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600亿政府投入,
撬动2100亿社会资本。
昨天,上海宣布了一个大动作
——“新基建”。
什么是“新基建”?它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简称。这是一个最近很火的词。但要真正理解“新基建”,不妨先说说“老基建”。
杨建正 摄
对于上海这座城市来说,多年前也曾有一个“3年”令人印象深刻。那是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在上海视察时提出,上海要“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也就是从那时起,上海城市建设进入了“快车道”。
1993年,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徐家汇站至锦江乐园站建成通车,这是上海第一条地铁;同年,杨浦大桥建成,这是当时世界主跨径最大的斜拉桥……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推进,让上海人的头顶高架凌空,脚下地铁纵横,江上大桥飞虹,城市天际线不断长高,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95年,市民在参观上海首座地铁站——1号线徐家汇站。杨建正 摄
铁路、公路、机场、桥梁……这些被统称为“铁公机”的传统基建项目,适应的也是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时至今日,它们并没有被淘汰,但在投资上,已经接近饱和。要满足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全社会更高效运作的需求,新一代基础设施建设势在必行。
正因如此,多年之后的今天,上海再次宣布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注入重资。不同的是,当初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变的是城市的面貌,现在要改变的,是城市的内核。
昨天,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马春雷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刚出台不久的《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根据这一方案,上海未来三年将围绕新网络、新设施、新平台、新终端统筹布局,全力提升新型基础设施能级。
这不是上海一城一地的选择。据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中旬,全国已有13个省区市发布了2020 年“新基建”相关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其中 8 个省份公布的计划总投资额共计 33.83 万亿元。
浦东陆家嘴。徐易飞 摄
“新基建”站上“风口”,看似突兀,实则大势所趋。今年春天,前所未有的疫情袭来,令全世界经济都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加大投资显得非常必要,但如何投资却有讲究。“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已不可取,顺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投资,正当其时。
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指出: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
总书记点出的这些领域,正是上海“新基建”布局所遵循的。新网络、新设施、新平台、新终端,将给上海带来怎样的改变?形象化理解,它就像一次硬件上的更新换代,为这座城市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了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硬件”的更新,为“软件”升级提供了更多可能,也必然会深刻改变市民的生产生活。昨天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新车“云发布”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福特、吉利、通用、大众等众多中外汽车集团,通过“云直播”连线,携旗下品牌新车亮相,上汽集团也现场发布荣威品牌智能网联新车型。这种线上线下融合的云上会展新业态,正是有赖于上海近年来在“智慧城市”建设上的不断投入。
上海展览中心开启汽车嘉年华。徐易飞 摄
这个“万物皆可云”的时代,类似的例子有很多。方便快捷的“云购物”、快速周到的“云服务”、简洁高效的“云办公”……必须承认的是,即使没有这次疫情,越来越多的日常生活,也已逐渐走上“云端”。“云生活”不仅是现代生活的新趋势,经济复苏的新动能,也是社会改革发展的新方向。
中国品牌日“云”上见:联动五五购物节,沉浸式是最直观体验。孙中钦 摄
这一切都离不开高水平的“新基建”。面向未来,上海这个“排头兵”再次成为“先行者”:率先打造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标杆城市,率先形成全球综合性大科学设施群雏形,率先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超大规模城市公共数字底座,率先构建一流的城市智能化终端设施网络……
3年时间不长。未来精彩,值得你我期待。
编辑:孙欣祺
来源:新民晚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