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日报消息,今天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备受关注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在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上公布。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Tianwen)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依次编号。
据介绍,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展示了独特字母“C”的形象,汇聚了中国行星探测(China)、国际合作精神(Cooperation)、深空探测进入太空的能力(C3)等多重含义,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与态度。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1970年4月24日,中国首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搭载着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监听系统中传来了来自太空的中国之声——东方红。2016年,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将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今年的“中国航天日”以“弘扬航天精神 拥抱星辰大海”为主题,希望激励广大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崇尚探索创造,在奋力奔跑中实现人生价值;勉励航天人聚力愿景目标,直面风险挫折,在接续奋斗中建设航天强国;号召全社会赓续航天精神,爱国奉献追梦,在笃定前行中成就事业。国家航天局愿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发展基础上,与国际社会携手共进,为探索宇宙奥秘、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此前据央视新闻报道,2020年3月10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圆满完成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无线联试,为任务顺利开展已打下了坚实基础。每隔大约26个月,地球与火星会运行至最近的位置,此时发射探测器将节省大量燃料,2020年即是火星探测活动的窗口期。据了解,目前已有多个国家宣布将于今年发射火星探测器,我国计划首次发射探测器,即要实现对火星的“环绕、着陆、巡视”三个目标,起点高、难度大。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火星任务团队负责人崔晓峰在采访中介绍,火星探测器发射后,飞往火星的时间将近7个月,技术状态变化大,深空探测空间环境复杂,飞控任务面临极高的难度和巨大的风险挑战。后续,飞控团队将持续完善各项方案预案,优化组织流程,落实技术细节,圆满完成我国首次火星探测飞控任务,不断刷新进军太空的中国高度、中国精度。
视频:王天赐
编辑:王天赐
责任编辑:叶松亭
来源:人民日报 央视新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