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最后一天,一则招商引资重磅消息引爆:2020年上海市重大产业集中签约暨特色产业园区推介活动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总投资超4418亿元的152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签约,26个特色产业园区和60平方公里产业新空间正式发布。其中,全市16个区及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虹桥商务区管委会与企业代表以“云签约”方式,同步签约总投资约2800亿元,共124个重大产业项目。
2020年上海市重大产业集中签约暨特色产业园区推介活动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
平均每个项目投资近30亿元,落地哪里都是“金凤凰”——如此大手笔、大气魄地集中火力,不仅是针对新冠疫情给经济带来的严重影响吹响复苏号角,更是向海内外优质企业来上海布局未来、共享发展机遇发出的盛情邀请。
大江东工作室清楚地记得,2020年首个工作日,上海市委、市政府连续第三年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暨投资促进大会,着力打造营商环境3.0版,着力抓招商引资和扩大有效投资,作为推动整个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和“生命线”。
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科技创新策源功能、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和开放枢纽门户功能——这是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提出的要求。眼下,上海正以闻鸡起舞、闻鼓而进的干劲,以开放、创新、包容的姿态,以拓展新经济空间、落地新产业项目为依托,全力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上海“集中火力”加快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展示“上海效率”,刷新“上海速度”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部署,上海市委、市政府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复市,两手抓、两手硬、两手赢,加快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运行秩序,城市运行和生产生活秩序基本恢复。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李强,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龚正等出席仪式。
目前,上海全市规上工业、重大工程、外资行业、外贸行业等领域基本全部复工,菜市场、科普基地、银行保险机构、生产性服务业、建筑工地、家政服务、便利店、游戏游艺、网吧等领域复工率超过90%。一手抓当前企业复工达产,一手抓长远新动能培育,上海在疫情期间精心谋划、全力打造的这场稳经济、稳投资、稳信心的重大活动,是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的生动注解。
上海“集中火力”加快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展示“上海效率”,刷新“上海速度”。东哥了解到,当天,全市另外还有46个、总投资386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在全市各区和重点产业园区集中开工启动,包括闵行达闼智能机器人产业基地、浦东利勃海尔总部基地、嘉定捷氢科技燃料电池项目、金山朗格智能机器人产业园、青浦中通智能物流设备生产基地、宝山赛赫智能研发生产基地、奉贤联博军民融合产业园、崇明临港长兴科技园等。
借力加快推进5G、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的东风,上海市相关部门和企业积极行动,化危为机,着力补短板、拉长板,促投资、拉消费,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形成新经济发展动能。
全市16个区及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虹桥商务区管委会与企业代表开展“云签约”。
比如,这次“云签约”变“面对面”为“屏对屏”,热度不减、力度不弱,背靠强大的5G技术。截至2019年底,上海累计建成超过1.6万个5G宏基站,实现中心城区和郊区重点区域5G网络全覆盖,今年目标是建成超过3万个5G基站。
本次仪式上,要完成主会场同时与云端签约企业连线,对通信网络要求非常高,上海移动承担相关通信保障工作,完成上海展览中心友谊厅5G室内覆盖,同时上海电信和上海联通,快速响应、积极协调,优化周边网络质量,完成上海展览中心友谊厅5G室内覆盖,为会场及其周边地区通信质量提供了保障。
从“1到100”,“金牌店小二”服务打造上海速度、体现上海精度
上海紧盯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加强统筹协调,加快项目落地,促进先导产业引领发展,传统产业赋能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势。本次集中签约项目,包括现场28个签约项目、涉及总投资超过1600亿元,124个“云签约”项目、涉及总投资约2800亿元。
这批项目能量很大,集中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新能源和高端智能装备、新材料、金融服务、商业零售、商务服务等重点领域。集成电路领域的紫光展锐总部、中科睿芯高通量智能处理系统,人工智能领域的商汤科技新一代人工智能计算与赋能平台、腾讯长三角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及产业基地,生物医药领域的威高上海医疗产业园、联仁健康医疗大数据运营总部等项目集中落地。
智能制造、新能源和高端智能装备、新材料、金融服务、商业零售、商务服务等多个领域齐齐发力,凝聚了上海全力以赴抓招商、千方百计育动能的心血与付出。各区都在全力打造一支懂政策、懂产业、懂市场的招商引资铁军,再融入“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金牌店小二”精神,与企业同频共振,才有了从特斯拉项目的“上海速度”,到此次100多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签约的“上海精度”的嬗变。
上海构建覆盖全所有制、全规模的企业服务体系,通过强化预审批、简程序、减环节,提供全流程、全方位服务,打造全要素产业生态圈,使一批中外企业坚定了深耕中国市场、扎根上海发展的信心,提高了企业集聚度、活跃度和感受度。这次签约落地的,既有中国节能第二总部、中车产投总部和智能制造产业园等央企;也有美的上海全球创新园、京东总部基地项目等民企。此外更有博世资本管理总部、三菱商事金属贸易(中国)公司、山姆中国旗舰店等一批外企项目落沪。
“春色满园关不住”,“新载体”“小空间”展现大能量
上海加快推进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示范区及虹桥商务区等重要战略载体建设,面向未来,面向全球,吸引创新资源、高端要素、一流人才团队集聚。
此次新推出的60平方公里新经济空间,就是瞄准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瞄准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瞄准关键领域核心环节,通过优质产业项目构建引领赋能的战略优势,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新旧动能转换。这批新经济空间遍布崇明长兴岛、临港新片区、金山区、嘉定区、浦东新区、青浦区、奉贤区等产业基础较强、上下游企业完备的区域。
这次上海一次性拿出60平方公里新经济空间,向外界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就是在上海,既要优质服务业项目,也要高端制造业项目,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产业不缺空间。围绕“四个论英雄”,充分挖掘产业用地潜力,把存量变流量,促存量转增量,努力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着力提升投资强度和经济密度。这批新经济空间在形态上进一步丰富,从“平方”变“立方”,制造加服务加研发深度融合,承载能级加快提高,更具弹性。
为着力打造优势更优、强项更强、特色更特的园区经济,此次集中推出26个面积在3-5平方公里特色产业园区,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材料、智能制造等关键领域核心环节,加强源头创新,强化产业引领,着力建设产业发展新高地和产城融合新地标。
这批“小而美”的园区产业定位鲜明,瞄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智能制造六大核心产业领域建设发展高地;开发机制清晰,有高品质的开发运营公司和专业化招商团队,有对应产业特色的功能性服务平台,在产业生态培育和集群建设方面具有赋能示范效应;空间布局紧凑,做生态、优配套、强服务,面向全球主动拥抱高端前沿产业优质项目,有效提升产业集中度和显示度,全力打造区域竞争力。
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内共有项目51个(含已建、在建、在谈),总投资额超过500亿元;目标是到2025年,以智能传感器为核心的智能硬件相关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马桥AI创新区重点发展智能运载系统、智能机器人、智能感知系统、智能新硬件系统等“四智”产业,先行布局以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制造业、以云计算为核心的生产性服务业,实现“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服务、精致化生活”,打造产业聚集新高地和未来城市新样板。“东方美谷”作为上海大健康产业核心承载区先行先试,资生堂、逸妍化妆品、汇伦生物科技、馥松食品、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美乐家集团等一大批优质企业入驻。
华东无人机基地已引进峰飞航空、柯易航空、凯之路复合材料、东庭自动化、Iunify航空、翰动等17家研发制造型、平台应用型无人机企业。金山碳谷绿湾产业园重点打造生产制造、研发检测为一体化的专业化工新材料基地,发展形成节能环保、绿色材料和生物医药三业并举、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的“3+1”产业格局。
嘉定氢能港着力打造形成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区、汽车新能源创新区、高端商务总部集聚区、上海市科创功能性平台、国家燃料电池及动力系统工程的“三区一平台一中心”的产业布局和空间格局。闵行开发区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以智慧研发和智能制造“双智联动”为支撑,以“智造+“与”+智造”双向融合为手段,打造集总部、研发、制造、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集群新高地等。
风从东方来,潮自海上起。上海有信心有力量代表中国参与全球经济开放合作。
(本文图片由上海市经信委提供)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编辑:邵大卫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