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影像科主任医师张笑春的一条朋友圈截图在社交网络广泛传播。
截图显示,张笑春呼吁武汉市疾控部门立刻启动与疑似病例有过接触者的CT排查筛查机制,“只要CT阳性就近集中隔离于酒店、宾馆或学校,由专业人员统一管理,发放药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工作。”
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她发出朋友圈的原因之一是,一些CT诊断阳性的病人由于核酸检测结果为假阴性,漏诊后回到家里,最终造成家庭聚集发病。
据《南方周末》6日报道,在杭州一所医院,有个病人测了6次核酸试剂都为阴性,直到第7次才测出阳性。
2月5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在《新闻1+1》栏目接受白岩松采访时指出,目前检测方式还主要是对病毒核酸的检测,“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患病的人都能够检测出核酸呈阳性,而且核酸对于真实病例的检测率不过30%至50%。”
他建议,在武汉这样疫情较重的地区,有流行病学史、有临床症状的患者应该可以列为临床诊断病例。
与此同时,在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于5日召开的第15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程真顺也表示,“目前发现核酸检测诊断存在假阴性,而且核酸检测的时间较长,需要一个检测周期。”
他表示,“CT检测只需要几分钟,比较快捷。通过CT可以做到早诊断早确诊早治疗,可以提早控制传染源,这也使疫情可以得到及时控制。所以我们建议把CT作为诊断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
为什么核酸检测会存在“假阴性”?
《南方周末》在报道中指出,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包括“样品的采集”“病毒核酸的提取”“病毒核酸的检测”,每一个步骤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多位一线医生表达了类似观点,指出对核酸检测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首先是样品采集。目前咽拭子在口腔和鼻腔取样是最普遍的样本采集方式。咽拭子取样最便于推广,可操作性强,痰液不是随时都有,而肺泡灌洗液的提取涉及气管镜,操作不便,而且医护人员更容易感染。
2月4日,国家卫健委在回应记者关于核酸检测多次阴性最后转阳的问题时表示,核酸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还好,但采取标本规范和时间、实验室检测手段标准等质控问题存在,建议规范采取标本,对普通病人开展痰取样。其中,肺泡灌洗液敏感性高于痰和鼻咽拭子,危重病人诊断率高是因为可以采集肺泡灌洗液。
那么CT检测有什么局限性?
国家医疗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表示,“CT是一种肺炎疾病诊断的影像学方法,而核酸检测是新型冠状病毒的病源学诊断方法,二者不能互相取代。”
王贵强强调,核酸检测是作为病原诊断的一个依据,也是目前确诊的最重要依据。尽管核酸检测有假阴性的问题,或者说,在早期时病人可能没有咳嗽,上呼吸道、包括鼻咽部的病毒量很少,显示结果很可能是阴性,出现检测遗漏。
“但这样病人的传染性也小,因为上呼吸道没有检测到,提示传染性不强。因此,核酸检测是非常重要的标准,不能取代。”
王贵强介绍,而影像学诊断包括CT和胸部X光片,对肺炎的诊断来讲,是很有价值的,可以看出肺部是否有炎症。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也是病毒性肺炎的一种,其影像学表现与很多其他病毒性肺炎,如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感染等表现比较类似,很难做鉴别性诊断,即不能区分到底是一般病毒性肺炎还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师张敏鸣也认为,CT特别容易产生交叉感染,必须要采取完全封闭的单独器具,不光是机器消毒,还有工作人员的所有装备。因此,从卫生经济学角度讲,可操作性不强,需要分地区考虑。
张笑春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发文并非否定核酸检测结果,而是认为其作为检测的最终手段,目前仍受到产量、采样方式的限制,在武汉无法达到切断传染源的防控效果。
“我这个建议只适合灾区,不适合普通、散发病例筛查。普通的散病筛查要做到鉴别诊断,而CT不能做鉴别诊断。”
值得注意的是,5日,国家卫健委在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将“疑似病例具备肺炎影像特征者作为当前湖北省重疫区临床诊断病例标准”。
该诊疗方案在“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之外新增了一个“临床诊断病例”,并将“疑似病例具备肺炎影像特征者”作为其诊断标准(只限于湖北省之内),这也意味着CT影像结果成了“临床诊断病例”的判定依据。
综合来源:国家卫健委、央视新闻、《科技日报》、《南方周末》、《新京报》
编辑:苏展
责任编辑:叶松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