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控制住疫情是服务业重新繁荣的前提
中国股市星期一迎来鼠年第一个交易日,结果不出所料,沪深两市分别大跌了7.72%和8.45%,两市约3200只个股跌停。不过,股市如期开市,是对市场规律的遵守和尊重,也是经济体系正常运行的重要标志。
中国经济遭遇了强烈的临时性冲击,我们从生活中就能够感觉到大量服务业的急剧萎缩甚至停摆。大量交通的班次和车次取消,购物中心即使开着也空荡荡的,大型旅游点和博物馆基本关闭了,电影院也大都关了,餐馆开张的很少,线下教育培训更是几乎归零。原因只有一个,我们都待在家里不出门了,我们怕去那些平日里熙熙攘攘的地方。
不过,虽然防控措施推向了顶级,但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仍是高度有序的。我们的国家和社会都在运转,维持这种运转的生产大多保持了正常速度,有一些则开足马力。
可以想见,那些需要有大量消费者出现在现场的服务行业面临着多么巨大的压力,很多企业将出现亏空,有的原本经营一般的企业甚至可能倒闭。帮助这些企业渡过难关应是接下来国家宏观调控和各地政府出台具体政策的首要考量之一。苏州市率先出台了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十条政策,这样的快速反应值得赞扬。
当前最重要的任务还是要把疫情防控住,争取尽早迎来新增病例大幅回落的转折。那将不光带来公众对战胜疫情的信心,也会扭转整个中国市场的氛围。可以说,疫情的好转和经济活动的重新活跃将会是同一个过程。
武汉金银潭医院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 图自@新华视点
当前情况下,还是要主张大家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在这个过程中,不同企业的承重是不一样的。通过一项政策来实现大家损失的平均化是不现实的,但是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尽量向那些蒙受损失更大的企业做政策倾斜,并且精准投放。保住了那些企业就是保住了就业,也维系了基层社会稳定。这既是经济,也是政治。
看到一些人主张要适当恢复经济活动,实际情况是,有些经济活动一直就没停。比如我们在手机上进行的各种交易和支付,背后都有庞大的信息服务体系、金融服务体系和物流体系等的运行和支持。再比如我们一直可以在加油站里加到油,表明能源产业一直在正常运转。急需的医疗用品生产就不用说了。此外蔬菜的生产和运输都没有中断,各地大型商场顾客骤减,但超市的情况就要好一些。
仅靠呼吁恢复运营,效果会很有限,比如可以呼吁电影院重新营业,但问题是疫情如果不降下来,观众是不可能回去的。
说到底,疫情还是关键。一旦各地的病例少了,乘火车和飞机被感染的概率低了,即使感染上,迅速被治愈的可能性大幅上升了,人们自然就会活动起来。届时交通将大规模复苏,消费者也将回到各类服务业的门店。非典期间很多人担心,即使疫情消失了,大家也会心有余悸。但实际情况是只要疫情缓和下来,服务业的反弹是憋不住的。
国家的策略是对的,现在各地采取了最高级别的防控,就是要用这种极不寻常的短痛来把病毒的剧烈暴发和扩散迅速压住,那样也就管控住了人们的恐慌。其实新冠肺炎最终实际造成的死亡肯定远远低于流感,但问题在于它的高致死率和因此带来的大范围恐慌,而在恐慌之下,是不可能有现代经济的。管住恐慌,就是保卫经济。
国家现在不是不顾服务业了,而恰恰是要给服务业恢复创造基本的前提性条件。我们可能看到现在付出了很多代价,但因为这样做了,我们付出的很可能是为保卫2020年中国经济的最小代价。
来源:环球时报
编辑:叶松亭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