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马尔代夫友谊大桥,图源:新华社
印太语境下,区域地缘政治色彩日趋浓厚。
据《南华早报》17日报道,马尔代夫外长阿卜杜拉·沙希德在接受该报采访时表示,马尔代夫支持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并将印度描述为一个“特殊”的朋友,称马尔代夫和印度有“共同的需求和相同的安全隐患”。
沙希德用“十分坚定”(fully committed)描述他对印太战略的支持,《南华早报》指出,沙希德支持美国扩大印度、太平洋地区联盟的范围,不同意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认为印太战略会造成地区“分裂”的说法。
值得注意的是,沙希德的说辞紧随印度海军高官对中国海军所谓的“担忧论”之后。
于14日在印度新德里开幕的“瑞辛纳对话”上,印度海军上将卡拉姆比尔·辛格(Karambir Singh)声称,中国海军在印度洋上的存在感与日俱增,这对印度的主权构成了影响,他认为未来此类担忧会加剧。
据悉,“瑞辛纳对话”是自2016年起在新德里举办的年度区域防务论坛,主要聚焦地缘政治及地缘经济。此次论坛为期三天,共有来自100个国家与地区的约700名代表及外长参加。
沙希德在论坛间隙接受了采访,他表示,一方面马尔代夫想继续同中国保持合作,另一方面国际社会“必须记得我们同印度的关系很特殊”。
他认为两国关系的特殊性在于共同受制于同样的安全问题,“我们两国的关系之所以能升温,是因为我们马尔代夫能对印度就安全问题的担忧感同身受。对马尔代夫而言,印度洋的和平、安全和稳定至关重要,而这恰与印度的诉求不约而同。”
分析认为,沙希德的表态折射了马尔代夫总统易卜拉欣·穆罕默德·萨利赫的想法,尽管萨利赫尚未明确表示出亲印度的立场,但显然与前总统亚明的亲中态度有鲜明区别。
沙希德表示,“在前总统亚明时代,马尔代夫同印度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跌至谷底,他试图在印度和中国之间平衡,但手法幼稚,是校园级水准。”
沙希德称中国对马尔代夫的贡献不容忽视,“但印度是爆发危机时,唯一能够及时前来帮助我们的国家,无论是1988年的恐怖袭击,还是2004年的海啸,甚至2014年,马累市因饮用水短缺引发大火时,印度都带着必需品前来驰援。”
他特别强调了印度的地理位置称,“我相信不用我说,其他国家都看得到我们紧邻印度。”
马尔代夫是印度洋上的群岛国家,距离印度南部约600公里。在对外关系上,马尔代夫奉行和平、独立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同所有尊重其独立和主权的国家友好,重视发展与印度、中国、斯里兰卡、日本以及阿拉伯国家的关系。
事实上,去年9月,沙希德在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会谈时,曾就中国对马尔代夫的资助作出过诚恳的表示,“中国帮助马建造了友谊大桥、国际机场、住房等基础设施,提供了大量援助和贷款。”
王毅表示,中方始终本着正确义利观,根据马方意愿和需求,向马方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不附加政治条件,不干涉马内政,目的是帮助包括马方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提高自身发展能力。
在接受《南华早报》采访时,沙希德补充表示,马尔代夫政府希望继续同中国加强联系,双边关系建立在“对双方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对国际法的尊重之上。”
编辑:苏展
责任编辑:杨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