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一篇微信公众号文章《重庆大学耗资670万建了一座赝品博物馆?》引发社会关注,该文阅读量已超过10万+。该文作者提出质疑,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博物馆部分馆藏为赝品,并附上了展品和真品的对比图片。
同时也有网友在参观重庆大学博物馆后发文质疑称,该馆所藏部分文物系赝品。目前,重庆大学已成立专门工作组,对该情况进行核查。
△热传网文截图
10月14日晚,记者拨通该文作者“江上”的电话。“江上”表示,这些仿制品不仅工艺粗糙,而且颠覆文物常识,不仅行家看了会直摇头,连普通参观者也会发现破绽。他告诉记者,会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
热传微信文质疑部分展品为赝品
该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文章提到,馆藏文物均由重庆大学教授、著名收藏家吴应骑捐赠。
文中称,作者发现馆内陈列了“多了两匹马”的秦始皇陵铜车马、“使用电镀工艺制作的迷你版轺车”、标示商代兽面纹牛鼎的纹饰“似兽非兽、似牛非牛”。馆内同时展出体型巨大的蓝色唐三彩仕女,“挂的还是现代才有的洋蓝,比圆珠笔涂的还蓝”、“一米多高的大清康熙年制”和各种明清“官窑”、仿制平朔秦汉墓或海昏侯墓的“加大版汉代雁鱼铜灯”,还有“类似烟缸的东西被标注为汉代子母龙水滴”。
△微信文章指“多了两匹马”的秦始皇陵铜车马
△微信文章晒出“电镀工艺的迷你版轺车”
△微信文章称,展馆中的“商代兽面纹牛鼎”,型制模仿中国最重青铜器后母戊鼎,仅把纹饰换成了似兽非兽、似牛非牛的四不像图案
△微信文章指出“大到没朋友的三彩”,“挂的还是现代才有的洋蓝,比圆珠笔涂的还蓝”
△微信文章所指一米多高的“大清康熙年制”瓷瓶
△在文中被称为“高达一米多的汉代雁鱼铜灯plus”的铜灯。文中称其“造型来自平朔秦汉墓或海昏侯墓出土文物,省掉了不少细节,体积却比它们大了十倍有余”。
文物专家:这样的展品可以称得上“荒唐”
对于这一参观重大博物馆的见闻真实性,曾供职于国内知名博物馆的一位权威文物专家表示,不能说重庆大学博物馆展览的展品百分百是赝品,但至少从公布的展品图片看,可以用“荒唐”二字作为评价。
“这几年不少大学都在建设博物馆,这本来是好现象,但博物馆有着严格的专业标准。比如,就接受捐赠而言,必须要过文物鉴定的这一关,因为博物馆的收藏品必须是经得起推敲的。以故宫、上博等知名博物馆而言,也向社会接受过捐赠,但如果鉴定是赝品,一般不会接受。如果有收藏家坚持把整体收藏捐赠博物馆,其中又含有赝品,那么,这些赝品在展出时会进行学术标注,或者作为一种参考资料。”
△重庆大学博物馆的展品
这位知名文物专家表示,作为博物馆,有时藏品也有真赝争议。“这是比较正常的现象,但那种争议是相距不大的争议,比如到底是明代还是宋代。而就重庆大学博物馆这样的展品,这就不是争议了,而是假得离谱。所以,大学办博物馆在接受民间藏品时特别要当心。”
重大博物馆馆长与捐赠者系父子
据重庆大学艺术学院官网师资队伍一栏介绍,吴应骑为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原副院长,198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青年时就嗜收藏,精于鉴赏,喜爱书画和瓷器,并专攻中国美术史。”
△重大艺术学院官网关于捐赠者吴应骑的介绍
华龙网2016年1月发布的文章和重庆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官网今年2月发布的文章显示,吴应骑将超600件藏品捐赠给重庆大学博物馆。其中,2016年捐赠300余件,今年2月捐赠342件,涵盖青铜器、陶器、瓷器、玉器等。
吴应骑2016年捐赠时曾向媒体表示:“这些文物都是经过相关专家鉴定的,60%以上是非常珍贵的文物。我希望重庆大学的博物馆能建设成全国高校中一流的博物馆。”
15日,博物馆捐赠者吴应骑教授女儿吴晓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重庆大学博物馆现任馆长吴文厦是其兄长,但父亲从来没有利用职务影响把他调到自己身边,“哥哥(吴文厦)之前在重庆大学工作十几年,资历没有问题的,在这点上我们问心无愧。”
吴文厦则表示,对于其父亲吴应骑无偿捐献的藏品被指赝品一事,重庆大学正在调查,学校宣传部门会统一对外发布,他强调自己作为事件当事人,不便多说。
发出质疑的原作者再发文:作为观众只关心真伪,感谢校友理解
昨天(15日)17时许,该文作者再度发文声明,“我只是一个观众,只在乎真伪,不关心内幕。所以,我只发表对展品真伪的见解,其他事情与我无关。”
重大已成立专门工作组,对情况进行核查
10月15日上午,重庆市文物局回应称,已经介入事件的调查。
10月15日中午,重庆大学官方微博也发布了对此事的一则回应:“重庆大学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专门工作组,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该情况进行核查,核查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而对于该事件,重庆市文物局博物馆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重庆大学博物馆是一个民间博物馆,未在该局报备审批。目前,重庆市文物局已就此事介入调查。
编辑:张夏
责任编辑:王蔚
来源:综合央视新闻、东方网、南方都市报、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