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如今正在全国热映中。截至8月6日,这部国产动画电影上映12天狂揽26亿票房,无论票房成绩还是口碑话题,都是这个暑期当之无愧的现象级爆款。
哪吒这个经典IP再度爆红,片中操着一口川普的太乙真人,让不少观众对哪吒的出生地好奇不已。哪吒到底是哪儿的人呢?四川宜宾、四川江油、天津河西区、浙江宁波、河南南阳等地纷纷自称是“哪吒故里”,竞争异常激烈。
哪吒虽然是个神话人物,但从田野调查的角度来看研究一下,就会发现“哪吒故里之争”这个现象意味深长。
宜宾就有陈塘关,当地孩子爱戴银圈
《封神演义》和《西游记》虽然都是神话,但二者的创作思路略有不同。吴承恩写《西游记》的时候,还能在江苏一带找到像花果山这样的原型,相比之下,《西游记》是“有中生无”,而《封神演义》的创作更像是“无中生有”了。
为此四川封面新闻采访了成都市作协副主席蒋蓝,他告诉记者自己去宜宾实地采访,发现四川宜宾作为长江之源,距离东海那么遥远,竟然产生了那么多关于大海的神话和传说,其中,与哪吒文化相关的地理河川之名多达二十多处,嵯峨嶙峋的龙脊石,李靖显圣地的将军石,古朴典雅的哪吒行宫……这些传说至今仍有迹可循。
宜宾哪吒洞
在宜宾南广镇陈塘关社区顺江街长江畔,长约五百多米龙脊石,自清代起就有一个传说,这个江心礁石是龙王三太子敖丙被哪吒抽去的龙脊。
1990年,中国台湾嘉义市太子宫主持黄樟,前往大陆寻访哪吒的根。辗转多个城市,经过多番寻找,他在宜宾翠屏山落脚,依梦中所见找到了哪吒洞。
他们为何要信奉一个神话中人物?因为在宜宾古老的传说中,从长江源头到长江的江心中有一个深洞,可以直达东海龙宫,哪吒经常从这里入海。这体现了古人对遥远的蜀地对远海的很多想象。
这个传说在江苏扬州找到了呼应。扬州有一个地方名叫蜀冈,当地人传说,蜀地有个地下暗河,有人丢了一个水瓢到井里,漂了半个月之后,从扬州蜀冈冒出来了。由此可见,生活在海边的扬州人对距离大海遥远的蜀地也有一个想象。这两个故事是互逆的,可以相互推论。
宜宾哪吒行宫
宜宾关于哪吒的传说比比皆是。从宜宾出城前往蜀南竹海的路上,有一个地方自清代叫陈塘关。传说托塔天王李靖镇守陈塘关,哪吒出生于此。相传哪吒剔骨还父的地方位于宜宾市西郊天池公园,自古盛产莲藕。当地传说太乙真人在此处采莲藕,作为哪吒化身。
这些神话传说在宜宾重新播种,于是诞生了许多和哪吒相关的地名、习俗和民谣。许多传说始于清代,到了民国已经家喻户晓。许多人伴随着寻访哪吒足迹、听老人讲神话长大。
故地之争源于对文化的重视
有专家学者研究,僰道产银,历有“银乡”之称,民间银圈盛行,与哪吒佩戴的乾坤圈别无二样。为了预防小儿受凉,宜宾人普遍喜欢剪块红布围在小儿肚脐,又与哪吒的红肚兜如出一辙。这些宜宾地方风俗恰好都能找到哪吒的影子,说明哪吒文化在当地普及之广。
尽管哪吒是个神话人物,仍然有四川宜宾、四川江油、天津河西区、浙江宁波、河南南阳等地喊其认祖归宗,这种现象是可以理解的。就像江浙地区争夺孙悟空故里一样。这个并不可笑,体现出现代社会对文化的重视。
(原文标题:【封声】五地竞争“哪吒故里”并不好笑 蒋蓝:哪吒的文化故里在宜宾)
来源: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
编辑:王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