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从出生孤寒的贫家子弟到一代名将,冯玉祥的一生亲历、主持了历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儿媳余华心说,将军的每一变,都是利国利民的进步之变。爱国爱民,从思想到行动,贯穿了将军的一生。
余心清,曾是冯玉祥的秘书长,也是冯玉祥的亲家。作为中央人民政府首任典礼局局长,余心清与外交部的同志一起,为我国制定了最初的一套外交礼仪制度,是新中国国家礼宾礼仪工作的创始人。
1934年出生于济南,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父亲余心清设计了开国大典系列活动。而儿媳余华心不仅是冯玉祥的儿媳妇,还是国内研究冯玉祥最权威的人之一,代表作品《传奇将军冯玉祥》(2007年出版)、《冯玉祥将军魂归中华》(1981年出版)。
余华心老人
家族显赫,却甚为低调。一门三代,四出将军。百年家史随国史,冯玉祥家族便是其中的一枝。从出生孤寒的贫家子弟到一代名将,冯玉祥一生亲历、主持了历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周恩来说:“他经过曲折的道路,最后走向了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冯家后人,秉承先生遗志,薪火相传。日前,记者来到大连见到了冯玉祥的儿媳妇余华心,听她讲述冯家百年的家国情怀。
黑海遇难 将星陨落
冯玉祥回国参加新政协会议客轮起火,途中遇难
1948年,在美国“考察水利”的冯玉祥和夫人李德全收到中国共产党的邀请,回国参加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1948年7月31日,冯玉祥一家冲破国民党特务的重重围困和迫害,在纽约登上了“胜利号”。
冯玉祥的儿媳妇余华心说,冯玉祥始终不知道,他所乘的这艘豪华客轮,是中国共产党出钱给他包的。就连李德全,也是在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才得知的。
在船上,冯玉祥说:“我这次回去以后,要做一个小学生,一切从头做起。”
然而,9月1日下午两点多,客轮航行在黑海上,冯玉祥夫妇正给儿女们讲述他们当年访问苏联的情景,一股浓烟钻进了敞开的特舱,冯玉祥夫妇先后冲出舱门,随后昏倒在舱内。经过子女抢救,李德全死里逃生,一代名将冯玉祥却与世长辞。
余华心说,冯玉祥遇难的真相,长久以来始终是个谜。当年流传最广的说法,是说他在舱里放电影,不慎胶片燃烧,引发火灾。然而,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1982年夏天,与冯玉祥同船回国的秘书赖亚力和夫人朱虹到青岛疗养,约见冯洪达、余华心夫妇。“他告诉我们,苏联最后有个调查报告——那场大火是烈性炸药所致,否则难以解释为什么是多点要害同时起火,但是谁干的到现在也不清楚。唯一能确定的是,那场海难不是意外,而是谋害。”余华心说,这个结论冯玉祥的夫人李德全直到去世时都没有被告知。2007年,冯玉祥诞辰125周年纪念,余华心出版《传奇将军冯玉祥》,首次公开了冯玉祥黑海遇难的详情和真相,在国内外引起很大轰动。
余华心说,虽然将军没能回国,没能看到新中国的诞生,但是他的一生是爱国爱民的。
1949年9月1日,开国大典前一个月,冯玉祥将军逝世一周年追悼大会隆重举行。周恩来总理等六百余人出席了大会。周总理致悼词对他给予了高度评价:“冯玉祥先生从一个典型的旧军人转变成一个民主的军人,他经过曲折的道路,最后走向了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冯先生坚决地拒绝了美帝国主义对他的引诱,毅然离美准备回到中国解放区,接受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号召,不幸中途遇难,实值得大家纪念。”
从出生孤寒的贫家子弟到一代名将,冯玉祥的一生亲历、主持了历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曾有冠以“百变将军”的评价。对此,余华心说,将军的每一变,都是利国利民的进步之变。爱国爱民,从思想到行动,贯穿了将军的一生。
冯玉祥遇难后,夫人李德全回到北京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并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卫生部长。
一门三代 四位将军
冯玉祥之孙已晋升海军中将
自冯玉祥始,冯门后代人才辈出。
冯玉祥夫妇与四个子女。中立者为冯洪达,后来成为余华心的丈夫。
余华心说,冯玉祥对子女要求甚严,生前一再嘱咐儿女们:“要自爱,要靠自己的双手生活。”冯家后人对此始终铭记在心。大儿子冯洪国早年留苏,曾加入中国共产党;二子冯洪志留学德国,是水泵方面的专家;幼子冯洪达留苏,担任过海军北海舰队副司令员,少将军衔;女儿冯理达建起我军第一个免疫中心,担任过海军总医院副院长,也是少将军衔。
1948年,冯玉祥黑海遇难后,经毛泽东和朱德同意,冯洪达进入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学习,后转入苏联巴库海军学校学习。
1953年,余华心就读复旦大学中文系。这年冯洪达从苏联巴库海军学校海军指挥专业毕业回国,被分配到东海舰队。在部队驻地上海,他遇到了当年父亲旧部余心清的女儿余华心。此后冯洪达从上海调到青岛北海舰队。1958年,冯洪达和余华心喜结连理。
冯洪达先后担任过“鞍山舰”航海长、副舰长、大连舰艇学院副院长,随后又被任命为院长。
余华心说,在担任院长期间,看到当时海军缺乏专门的训练舰艇,开始筹建81舰。81舰即“郑和”号训练舰,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远洋航海训练舰,也是人民海军成立以来,海军院校建造的第一艘远洋航海训练舰,被誉为“中国军校第一舰”。
1984年,新中国成立35周年之际,阅兵式上的海军方队正是由冯洪达亲自组织和训练。
1987年底,冯洪达被任命为北海舰队副司令员,但却无法赴任了。余华心说,当时先生病重以至卧榻不起。至1993年,患病长达六年之久的冯洪达因医治无效而溘然长逝,年仅62岁。
余华心和冯洪达育有一子一女。
冯家的第四位将军,就是两人的儿子冯丹宇。1976年,还在读初一、年仅14岁的冯丹宇参军了。“当时政策允许他这个年龄参军,他参军是为了找出路。”余华心说。
刚入伍时,冯丹宇是汽车兵。几年后,他调到青岛防险救生大队,从事打捞沉船和海上救生任务。由于表现突出,他多次获得奖励。
1980年,冯丹宇通过自学考上了大连舰艇学院。当时,《人民海军报》曾以《只有初中一年级文化程度的冯丹宇考上了大学》为题做了重点报道。“他在考上大学之后,家里才知道这件事。”余华心说,“冯丹宇事后说,由于自己之前只有初中水平,学习过程中充满了艰辛。”
大学毕业后,冯丹宇主动要求下基层。按照统一分配,冯丹宇来到青岛一艘小型军舰锻炼。上世纪80年代,冯丹宇调到国防科工委工作。2003年,年仅41岁的冯丹宇晋升少将,在解放军总装备部任职,成为当时全军最年轻的将军之一。冯丹宇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司令员。据公开报道,6月28日上午,海军在北京举行晋升将官军衔仪式,经中央军委批准,海军副司令员冯丹宇等5名军官由海军少将军衔晋升为海军中将军衔。
来源: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
编辑:王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