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来就刷朋友圈,上下班路上手机不离手;对着电脑一坐一整天,工作中连续用脑……每天接收海量信息,我们的大脑几乎没有停下来的时间。
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常常让人精神萎靡、失眠、头痛、食欲不振等。
你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你的老师、老板,“我上课跑神儿、工作开小差、时不时发个呆,这不是在放纵自己,那是在健身啊!”,底气何来?
因为咱有了官方滴倡导,国家喊你去“发呆”……
“5125”健康生活理念
日前,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和中国记协联合发起的“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项目中,首度推出“5125”健康生活理念。
建议市民每天给自己留5分钟发呆时间;
每天运动1小时、掌握1项运动技巧和加入1个运动社群;
按照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摄入25种以上食物,做到膳食多样化。
人为什么会发呆?
发呆是人的大脑对于外界事物进行调节的一种应激反应,是不经意间出现的一种自发的安静状态,属于自我保护和调适。专家表示,人在高压的状态下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有效的情绪管理,会对家庭生活、工作和社交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而人在发呆的时候,人脑意识活动减弱,处于一种清醒而放松的状态,是很好的精神调剂手段。
发呆有哪些益处吗?
1发呆有助于激发创造力
放松入静后,人的脑电活动以α波为主。处于这种脑电活动下,个体会感到放松舒适。特别是中间α波(9赫兹~12赫兹)能够促进灵感的产生,加速信息收集,增强记忆力,是促进学习与思考的最佳脑波。当大脑充满α波时,人的意识活动明显受到抑制,无法进行逻辑思维和推理活动。此时,大脑凭直觉、灵感、想象等接收和传递信息,让人更富于创造力。
2发呆有助于缓解疲劳、深度放松
从生理学角度来看,发呆会引起机体的松弛反应,这是一种导致交感神经系统普遍降低的综合性下丘脑反应。美国哈佛大学的赫伯特·本森教授将松弛反应定义为,当受试者在安静环境中处于松弛状态时发生的一套综合的生理变化,具体表现为心脏泵血量降低,心跳减慢,血压也随之下降,机体耗氧量减少,全身骨骼肌张力下降,肌肉放松,四肢温暖,新陈代谢水平下降,促进合成代谢及有关激素诸如胰岛素的分泌。松弛反应可以降低交感神经的张力,加强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引起生理觉醒水平的明显下降,由此产生深度的放松。在这种状态下大脑可以得到很好的休息。
3发呆有助于改善易急躁的性格特征
研究表明,经常处于松弛反应状态,可以使机体的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活动维持在一个良好的平衡状态,有利于对抗各种应激,优化性格,改善争强好胜、易急躁、常有时间紧迫感等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性格特征。而且还能促进血液循环,为组织器官输送大量的氧气和营养,对于减少焦虑有着明显的作用。
4发呆对环境、时间等条件要求较少
发呆与禅定、冥想、静思以及某些传统的健身气功一样,都会让机体放松。只不过“发呆”更多的时候是自发的无意地行为,而禅定、入静等放松方式则是主动的有意的操作。相比后者,发呆对环境、时间等外部条件要求较少,因而更简单易行。
什么时候适合发呆呢?
根据每个人的工作与生活节奏及需求不同,其实大家随时随地都可以发呆。例如当遇到连续加班感到累的时候,可以适当停下来歇一歇,把自己放空冥想放松一下,舒缓紧张的身心,后面做的事情就可以事半功倍。对于生活节奏快的人,还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发呆,例如坐地铁、飞机或其他交通工具上的时间,一个任务结束后或两个任务间的空档等零星时间。但注意开车等红灯或排队前进期间不要发呆,容易出危险。
发呆的正确姿势是什么?
发呆时的姿势不限,如果头部可以靠在后面或者由手臂支撑更好,头颈部肌肉的放松更有利于产生充分的松弛反应。发呆时如果不能尽快地放松下来,可以回忆自己以前经历过的轻松愉悦的场景,比如置身于温暖舒适的海滩。
腹式呼吸解析图
还可以配合进行深度的呼吸,特别是腹式呼吸:将注意力集中在腹部的肌肉上,主动地收缩或舒张腹肌,进行5~8次缓慢腹式深呼吸,不但可以减压,也可增加大脑的氧气供应。
针对“5125”,网友和段子手们争先恐后……
普遍表示:每天发呆都超时了
编辑:范菁
责任编辑: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