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2年裨文女校师生合影
19世纪50-60年代,在来华传教士的推动下,以裨文女校、文纪女校和清心女塾为代表的一批女校在上海渐次成立,学校的第一届学生大多来自社会底层群体。这些原本连生存都成问题的女孩,进入女校后,不仅有了安身之所,同时还接受了女红、阅读、写作等训练,掌握谋生本领,大大地改变了人生道路。
传教士来华办学本为传教,但不可否认的是,是他们开创了中国女子教育的先河,为开启民智、推动男女平等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而这段“洋学堂”的开创史,也为百年间中美两国关系发展全景涂上了极为重要的一抹底色。
时至今日,教育交流之于中美关系有何意义?
“教育关系是国家关系的缩影”,“中美教育交往与合作的前景非常广阔”,“中美之间的教育交流大有可为”……2019年1月12日,在上海社联举行的《沪风美雨百年潮—上海与美国地方教育交流》新书发布会暨纪念中美建交40周年专题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们围绕这些话题作了交流。
新书“为人们打开了了解这一动态历史的窗”
教育交流是中美关系的重要领域,上海自开埠以来,沪美间教育交往已有170多年的历史,今年又逢中美正式建交40周年,这段历史需要回顾,需要铭记,更需要研究。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策划编撰的《沪风美雨百年潮—上海与美国地方教育交流》的诞生,恰逢其时。
该书负责人,上海政法学院教育政策与法治研究中心研究员吴强,在发言中表示,这本书历经三年时间才得以成型,写起来比自己想象中要复杂得多,写作团队为搜集史料,将1949年之前的申报全部翻阅了一遍。此外,诸如复旦大学校刊这样的冷门资料也都一一看过。
史料虽有了,却十分繁杂,要如何恰当地讲述这段历史?
读者在打开这本书之前,不妨了解一下该书的历史观与写作观。负责人吴强介绍说,要了解沪美地方教育历史,必须将其放在中美关系的整个政治历史背景下思考;其次,就事论事讲史本身是讲不清楚的,一定要有分析;最后,在保证学术性和理论性的前提下,要兼顾可读性,做到图文并茂,以飨广大读者。
在这本书的出版单位上海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周峥看来,它“为人们打开了了解这一动态历史的窗”。真实还原重要历史事件,深刻总结两国教育人才的卓越贡献,生动展现人文交流的动态历程,是该书三大特点。
研讨会上,来自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社会组织等各界专家,同时也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们畅所欲言,分享了他们眼中的40年沪美教育交往史。
教育专家: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上海纽约大学美方校长雷蒙提出,当代年轻人要想获得成功,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世界主义精神。
上海纽大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而设计了“创造力与创新项目”,其中一门《创新入门》课程,就教导学生通过熟练掌握权威知识、忘却习得、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这四大步骤,了解何为创新,学会怎样创新。
弗吉尼亚大学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欧君廷关注历史,以弗大视角,讲述了这所美国大学与上海的历史渊源。早在一百多年前,该校毕业生就曾来到上海在医疗、法律、外交等各行各业施展才华。弗吉尼亚大学第一位中国学生黄佐庭、第一位获得学位的国际毕业生颜惠庆都是上海人。
▲颜惠庆
基础教育界的代表,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国际部主任黄徐娟介绍了西南位育自2013年引入美国高中课程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在教育一线工作多年的黄徐娟觉得:中国教育注重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而美国教育注重个性培养,创新思维训练。
那么在上海的中学推行1+1教育模式,究竟是要培养学生的什么素质呢?
黄徐娟表示,她希望融合中西方教育理念背景下成长的学生,能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开放的态度,在平等的状态下,协商和解决人类共同的问题。交流是为了学习,更是为了合作。
上海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姜海山介绍了社会组织推动沪美教育交流取得的成果。比如与美国富布莱特基金会、美国国际文化交流组织(AFS Intercultural Inc)等合作的项目,参与人数逾数百人,得到了非常积极的评价。另外,姜海山提到奥巴马在职期间,曾派出教师团访问中国,考察上海学生在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奥秘,这说明中美两国之间“双向互动,互相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
《中国儒学年鉴》社社长、山东省儒学发展促进会会长李长明2017年1月曾在艾奥瓦州华人协会举办的新春庆典上,为即将赴华出任驻华大使的布兰斯塔德先生颁发“孔子奖章”国际友谊奖。他在会上指出中国学生应当有文化自信,中美教育可以“和而不同”,互相取长补短。
亲历者:这是国家史也是个人史
2018年,由中国大陆和港澳台赴美留学的人数近40万,这背后是40万个家庭,他们学成归来,能够影响到的人数,将远超这一数字。在漫长的沪美教育交往史上,留学生和受到国际教育影响的本土学生,都留下了怎样的记忆?
当天不少与会嘉宾自身就是沪美教育交往的亲历者与受教育者,他们的记忆,恰好与这一动态历史进程构成鲜活生动的呼应。
上海市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洪民荣说,自近代以来,上海教育与国际交往有很深的痕迹,并且几乎每个人都能感觉到。他表示,自己毕业于徐汇中学,前身是1850年法国天主教会建立的徐汇公学。“上课在教会的建筑里面,每天都感受到国外教育的痕迹。”
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留美分会常务副会长、研究中心副主任贾浩介绍,家里三代人都有留美求学经历,从岳父到自己乃至女儿,都在美国高等学府有过求学经历,也在美国工作过不少年。贾浩表示,结合研究数据和个人经历,他认为中美之间的合作,尤其是在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实际上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收获。
当前困境之下,沪美教育交往将何去何从?
当天,不少与会专家冷静提出,沪美教育交往面临不少挑战。
上海市美国学会秘书长、复旦大学教授潘锐指出,长期来看,中美之间的经贸摩擦有可能会导致对教育交流的影响,并扩散到教育人文领域。
当前,中国在教育交流方面需解决三个问题:能否自主培养人才?能否提供好的岗位和土壤,用好海归人才?能否在进一步改革开放中,用好外籍人才?
对于大环境的不确定性,会上专家学者们认为,教育交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政治关系稳定时,还具备一定的先导性;政治关系不稳定时,教育交往仍有其优势和灵活性。也就是说,困难当前,发展教育交往,也许是一条解决之道。
原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原中国驻美国芝加哥总领事杨国强也以驻美期间了解到的情况为例,表示美国依然是中国留学生的热门首选,中美教育合作仍有巨大的潜力和空间。据他了解,目前在美国中西部的九个州里,中国留学生人数已经超过七万人,中国留学生也是现在美国国际留学生当中占比最高的。
在弗吉尼亚大学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欧君廷看来,中国学生不仅使得该校创收巨大,也使弗吉尼亚州和美国经济从中获益不少。统计数据显示:2016/17年,中国学生给弗吉尼亚大学带来的经济贡献超过3000万美元,给弗吉尼亚州带来的经济贡献超过1亿美元,给整个美国带来的经济贡献超过120亿美元,中国学生为美国带来了超过1100万个就业机会。
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常务所长胡华认为,当前遇到的问题和困境,是《沪风美雨百年潮—上海与美国地方教育交流》出版的重大意义所在。通过剖析沪美教育交流案例,能够以史为鉴,进一步坚定未来发展信念,合作共赢。教育,是构建中美合作的桥梁,推动中美关系向良性方向发展,除了要积极开展元首外交、政府外交之外,还要积极推动地方交流、民间交流和智库交流。
上海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道书明说,上海是中美文化和教育交流的先导、桥梁和窗口;中美教育正走向双向交流借鉴、互惠、合作、共促的模式;人才互动是社会发展生力军和推动剂,双方的交流培养了很多人才,在两国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下一个40年,我们将见证中美教育交往更多的成功合作,中美教育交往一定会造福更广大的人民群众。
作者:周辰
编辑:周辰
责任编辑:杨健
来源:文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