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观我们的监管,不得不说,有关部门并没有因为传销出现的新变化而提升监管理念和手段;更不得不承认,还有监管机构和监管人员,利用监管手段的落后和模糊地带,客观上已经沦为传销行为和传销组织的保护伞。”
曾被曝光的然健环球,在事隔近15年后再次成为公众怒目之的,起因依然是:涉嫌传销!这不仅让人想到另一家同是“健”字辈的企业——权健集团。就在几天前,天津市“权健事件”联合调查组宣布,已于2019年1月1日依法对权健集团立案侦查,原因之一也是其“涉嫌传销犯罪”。
涉嫌传销的非法经营行为,如此集中地暴露,看似偶然,实则必然。这说明,传销问题不仅没有有效解决,而是愈演愈烈。打着保健品旗号,涉嫌进行传销的行为,已经发展到严重侵害消费者健康乃至生命安全、严重破坏市场秩序、严重扰乱社会环境的地步,到了必须正视、必须解决的时候了。
这些年,我们对传销认识不可谓不深刻,打击不可谓不有力,但为何刹不住这股歪风?那些涉嫌传销的公司,换个马甲就能继续生存,甚至不换马甲也能够壮大到旗下拥有若干家上市公司的地步?这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态势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土壤在培育?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在推动?
关于传销的新闻,这些年来可以说是不绝于耳。但我们看到的、听到的,基本都是打击了多少传销组织,解救了多少陷于传销或者差点陷入传销的人员,帮助消费者挽回了多少损失。最后的结论,几乎也无一例外,都是希望每个人都要睁大双眼,不要贪图暴利,不要搞传销行为也不要加入传销组织,发现传销行为和传销组织要及时报警。似乎是从消费提醒到处置措施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可实际情况却是,消费者受骗、人员陷入传销组织的现象仍然屡禁不绝,有的传销组织在“斗争”中经验越来越丰富,手段越来越高明,甚至不断往合法化“洗白”,企业运营越来越多元化,用其他经营行为掩盖传销行为,用其他经营之名掩盖传销之实。而反观我们的监管,不得不说,有关部门并没有因为传销出现的新变化而提升监管理念和手段;更不得不承认,还有监管机构和监管人员,利用监管手段的落后和模糊地带,客观上已经沦为传销行为和传销组织的保护伞。
毫无疑问,公众和消费者都应该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认识清楚传销的危害,不参与其中,更不能加入其中危害别人。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不合格的消费者,只有不合格的监管者!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有利且可能是暴利,存在且未受到制止,一部分人就很难抵抗住诱惑。监管部门的设立和职能,就是要让他们针对市场中的不守规则和秩序的行为,及时发现,及时判断,及时治理,及时规范,最终维护市场的秩序,保护公众的利益。没有及时发现,是失职;发现后置之不理,是滥职;发现后或明知其是传销还和其沆瀣一气,则是渎职!
仅从然健环球、权健集团的发展历程来看,其中种种蹊跷,就不免让人心生疑窦。如然健环球,2004年4月即被央视曝光,但其5月又能在工商部门注册;近15年来,各地不断曝出其被立案查处的消息,结果是今天仍在“包治百病”。权健集团也类似,其拿到直销牌照后的经营模式,一直被质疑,宣传的产品功效一直有争议,全国各地也一直有不少关于其涉嫌传销的诉讼,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权健的发展,最后成为一个“七千余家加盟火疗店”、年销售额近200亿元的保健品帝国。位于天津武清区的“直销一条街”,在所有人的目光下,一直火爆到这次联合调查组进驻权健,特别是公安部门出面查处后,才告“一日关门”。不得不问一句:是谁,在涉嫌传销的小火苗刚刚起来时,不但不迅速扑灭,还为它挡风遮雨,让其火势蔓延至今,烧坏市场,烧出人命,几成尾大不掉之势?市场监管部门难道没有责任?
乱相背后,我们希望借调查整顿之机,能查查林林总总涉嫌传销背后的成因和背后的人,更希望从源头上、从监管上、从制度上下功夫,真正革除传销等不法经营行为产生的根基。对监管部门来说,让消费者“擦亮眼睛”固然重要,但让市场保持洁净则更重要。某些监管部门该醒一醒了!
来源:央视财经
编辑:叶松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