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人发抖音指责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的汉语拼音出错,chua和ne拼不出对应的字,是“误人子弟”。10月24日,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原北大中文系主任温儒敏老师在微博上公开回应此事。全文如下:
(1)这两课是学音节,会拼就行,不必一一对应字词。学生此时认字还少,也不能要求一一对应。(2)但是chua和ne还是有对应的字词的。Chua的对应有“欻”,拟声词,形容动作迅捷。如“欻的一下就把那张纸撕了”,“那辆车在他身边欻就过去了”。Ne则对应“哪吒”的“哪”。这些顺手就可以从网上查到。(3)有些方言地区的口语没有chua这个音,读起来会有些拗口,可能因此误认为没有对应的字词,断定是教科书错了。(4)教材的音节教学采用的是“穷尽式”,拼出的读音比较全,也比较多,修订时可以考虑精简一些,更适合学生学习。(5)教材是公共知识产品,大家都可以批评指正。但最好不要炒作,甚至进行无端的人身攻击。特此公告。温儒敏2018年10月24日
出生于1946年的温儒敏老师,今年已经72岁高龄。这位德高望重的学术大家,能第一时间发现抖音上的不和谐声音,又能在短时间内在社交网络上进行回应,着实令人敬佩。细细想来,正因为拥有了这种与时俱进的开放精神,温老师才会选择在微博上发表看法。在他的回应中,既有对学术问题的澄清,也有对教材修订的建议,无论是批评者还是教材编写者,都可以从中收益。
近年来,关于教材的争议时有发生。一些争议,确是源于教材编写中的失误和不足,而另一些,则是某些网友恶意炒作的结果。不过,一旦放任争议发酵、传播,就有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可能导致舆情的失控。因此,两耳不闻窗外事绝非最佳的选择。温老师快速的反应和耐心的解释,不失为可供借鉴的范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术水平再高的专家,也不能百分百避免在编写教材过程中出错。诚如温老师所言,“教材是公共知识产品,大家都可以批评指正。”只要是在学术争鸣的正常范围之内,相信没有问题是不可以讨论的。开诚布公,也可以及时屏蔽一些不必要的杂音。
从温老师的回应中也不难看出,教材编写毕竟是一项极具专业性的工作。小学拼音教学看似简单,但在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情况下,网友的批评显然没有摸到其中的门道。于是乎,某种批评往往会沦为无的放矢,甚至人身攻击。因此,在面对类似情况时,不应人云亦云,而应独立思考,等待权威的声音。
在抖音、微博上不负责任地进行批评不可取,但如何为普通人普及教材编写的目的和初衷,如何解释某些内容背后蕴含的学术理念?显然,一个通畅的沟通渠道也有待建立。温老师能利用影响力较为宽广的微博来进行回应,值得点赞。各大教材出版社大多也设有专门的读者留言区。但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是否能开辟更多的沟通区域?毕竟,教材是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受到公众的高度关注。总之,只要与时俱进的温儒敏多一些,教材的争议就会少一些。
编辑:李勤余
来源:文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