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公安部刑侦专家、上海铁路公安局刑事侦查处一级警长张欣同志,因连续加班工作劳累过度,突感身体不适,经抢救无效于2018年10月20日19时许不幸逝世,享年58岁。
@上海铁警发布 称,张欣同志长期奋战在打击刑事犯罪斗争第一线,在模拟画像缉捕罪犯领域成绩斐然、功勋卓著。英雄已逝,忠魂永在!
张欣,上海铁路公安局刑事技术高级工程师,公安部首批八大特邀刑侦专家,我国首席模拟画像专家。从警30多年,他潜心研究模拟画像技术,通过模拟画像和分析推理协助各地警方破获各类重大刑事案件700余起。
张欣最为人称道的是参与了甘肃“白银连环杀人案”的模拟画像工作,被称为刑侦界的“神笔马良”。
2016年,震惊全国的“白银连环杀人案”告破。在案件的侦查过程中,曾出现过一组刻画嫌疑人面貌的画像,而参与侦办、进行画像的正是张欣。让我们共同重温张欣的采访,缅怀英雄的离去——
2002年西宁发生了一起系列杀人案,因为有目击者的存在,因此青海警方想到了张欣。他们希望借助张欣手中那支神奇的画笔勾勒出犯罪嫌疑人的真面目。
张欣在那里工作了不到四天,就把画像弄完。依靠张欣提供的画像青海警方迅速锁定了犯罪嫌疑人,那起案子用了十天时间就侦破了。而就在他准备离开西宁时,甘肃警方来到了西宁,找到了张欣,希望他能协助为白银的这起系列案件画像。
十年八起强奸杀人案 无目击者
此时是2002年初,白银市已经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连续发生了八起强奸杀人案,凶手迟迟没有落网,一时间当地人心惶惶。在听取白银警方案情汇报的后,身经百战的张欣也被凶手的残忍感到吃惊。
张欣:在我三十多年办案经历当中,应该说这起案子的这个作案手段是相当残忍的,对我来说也是从来没有碰到过的。还有一个就是他作案的时间跨度相当长,另一个跨度涉及到的人相当地多,而且应该说公安部,省公安厅包括办案的市局三个部门重视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
然而,让刑侦经验丰富的张欣感到破案形势严峻的,是整个案件几乎没有目击者。在当年的技术条件下,在没有目击者的情况下去寻找犯罪嫌疑人,无疑像是大海捞针。
然而让张欣感觉到庆幸的是,经过当地警方的认真排查,终于梳理出了一起发生在一年前的未遂的案件。
张欣:在2001年的春节期间,一个厂区的下夜班的女工回家的时候尾随了一个男的。当她开门进去以后,男子紧接着就推女工进屋。因为当时这个系列案子被传说得很厉害。所以这个女工当时怀疑这个人会不会就是系列强奸杀人案的嫌犯,她反应相当敏捷,一转身把这个男人推出去了,把门关上。
惊魂未定的女工,深吸了几口气,此时空气对于她来说仿佛凝固住了一样。她感到非常紧张,正在恍惚的时候,发现窗口出现了这个人的人头,在冲着她笑,她更加害怕了。
女工惊魂未定 窗外再现恐怖一幕
作案未遂的男子不仅没有立刻逃离,反而出现在窗外,这可吓坏了女事主。惊魂未定中,她迅速拨打了丈夫的电话。很快她的丈夫赶回了家,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一幕让他们夫妻二人至今难以忘却。
张欣:当时这个案子在白银地区被传得很厉害,她感觉这个人就应该是嫌犯。当时心理这种恐怖程度是可想而知的,他丈夫回来了以后,他们夫妻两个又发现男子在窗户出现,他还在笑。
第二次出现在窗户外的头像使得现场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恐惧的夫妻二人迅速拨打了报警电话。警察几分钟内就赶到了现场,接下来发生的情节仍旧让人无法想象。
张欣:当他们讲清楚这个人的特征以后,民警反应马上就反应过来了,刚才接报的时候赶到现场的时候,路上恰巧碰到了类似这样一个人。可是,他们三个人一起在周边找了将近一天多时间,再也没有发现过这个人。
赶赴事发现场的警察与逃脱的犯罪嫌疑人擦肩而过,这样似乎只发生在影视剧中的情节如今真实上演。遗憾的是尽管当时警方出动了大量警力对案发周边进行了拉网式的排查,仍旧没能再次发现犯罪嫌疑人的行踪。
描画像遇困扰 再次做出挑战
在这起未遂案过后的一年,张欣来到了白银,接下来他要根据这三名目击者的回忆画出犯罪嫌疑人的真实面目。
张欣:记忆是不可能增加的,再现的。只能是消失、慢慢的消失,那么你间隔了将近一年多的时间,这种画像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现在张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虽然目击者有三名,但此时已经距离事发已经过去了一年的时间,目击者是否能准确回忆起当晚发生的一切吗?
张欣:这个困难主要是目击者的回忆,所以这个画像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挑战。我记得三张画像本来打算是用一天时间完成的,结果足足用了三天时间。
画像开始前,张欣分别与三名目击者进行了聊天,他发现三人当中,单就记忆的深浅而言,女事主的记忆最为深刻、女事主的丈夫次之。
张欣:一转身是一个照面,然后窗户第一次发现这是第二个照面,最后她丈夫来了以后,他们夫妻两个共同对窗户外面这个人的一个照面,是第三个照面。这三次的刺激应该说对她是刻骨铭心的,所以说她的这种记忆相对这另外两个人来说,要条件好一点。
而那名与犯罪嫌疑人擦肩而过的警察由于是被动记忆,因此最为模糊,可信度也最小。然而真正困扰张欣画像的还并不是记忆的深浅,而是目击者头脑中一些概念化的意识。
张欣:所谓的概念化是加上自己的主观的一些想象,就是说她(女事主)跟我描述的时候,就说这个人很凶,这个人笑的是很神经质,是一种奸笑。她用了跟我表述的这种语言,是完全是很多是带有这种主观的这种想象的因素在里面。
如果张欣按照目击者的这种概念化的描述进行画像的话,无疑会走入歧途。张欣该怎么办呢?
多次沟通 排除干扰提取真实信息
面对三名目击者或带有主观色彩,或不完全一致的描述,张欣并没有急于开始画像,而是不断地与目击者进行沟通,他需要通过聊天排除干扰,获得他真正想要的信息。
张欣:因为案件重大,你不得不对每一个人描述进行疏理,提取他们有用的部分。所以我基本上是按照他们,所描述的身高、体态、大致的脸形进行绘画的。
我们说不同的脸形,不同的胖瘦跟这个人的五官是有关联的。胖人长不出个瘦鼻子,瘦人也不可能长出一个胖鼻子。窄窄的眉框骨不可能长出一个大眼睛,所以我们还是要根据科学的关联,科学的规律去办,去伪存真,通过她描述的这些胖、瘦具体的脸形,宽窄来判断她哪些描述是可信的,哪些描述是主观的。
三张模拟画像成为最直接线索
经过了三天的紧张工作,张欣根据三名目击者的描述分别画了三幅犯罪嫌疑人的模拟画像。对于张欣而言这一次的画像也许是数百次的画像里最没有把握的一次。
张欣:最后画出来的效果三张画像,让他们统一进行辨认,就是说这个女孩描述的,跟我们描述的差不多也只能是,只能是当时给我打了个分,只能是六七分像。可能我说七分可能还到不了,因为毕竟这么长时间了。
尽管只有六七成把握,但对于白银警方而言这三张模拟画像仍旧是当时有关犯罪嫌疑人最为直接的线索。
张欣:在没有在其他的这种对对象刻划的参考物的情况下,这三张都是有一定的价值。但是如果向社会公布的话,可能会对办案人带来一种负面的影响。所以我对他们的布置,根据我自己的经验,这三张画像只能在具体办案当中作为参考。只要符合这三个人某一个特征的,都要重点进行取证、采集。
接下来的几年中警方在白银开展的大量的工作,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并对白银市数十万的男性进行了排查筛选工作,这样的办案量在我国刑侦史上都极为罕见。
张欣:我们的侦察员,面对的是一个不特定的对象。也就是说我们所有参战的民警,面对的将是白银所有的男性。这个困难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重大线索 无意间发现嫌犯亲戚DNA
追凶28年,白银公安局换了8任局长,人工对比了至少十万枚指纹,包括乌国庆、张欣在内的公安部八大刑侦专家全部亲临白银坐镇指导侦破工作,这在中国刑侦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幸运的是,运气并没有总是站在犯罪嫌疑人的那边,最终,高承勇远房堂叔“行贿”这样一件毫不相干的事情,警方在无意中发现了他亲戚的DNA线索,被警方使用DNA-Y检测技术,把高承勇所在的家族,与20多年悬而未破的连环杀人案联系到了一起。顺藤摸瓜找到了隐匿28年的高承勇。
张欣:对这个案子应该说是耿耿于怀的,一直想破的。包括我到了现场之后是吧,特点民警跟我介绍,他说这个案子光我们专案组长就退休了两任了,但是始终没有放,总感觉这个案子能破。
那么近几年的科技发展特别得快,包括刑事科学的点位的精度,包括信息的量,应该说跟原来相比是完全太大的进步了。所以在这个案子的侦破,应该说也是在必然之中。
探案理念 古老技艺与现代化技术手段相结合
依靠先进的科技力量,隐匿了28年的犯罪嫌疑人终于浮出了水面,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的破案手段已经过时。模拟画像是一种很古老的刑侦手段,其源远流长,甚至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古代抓逃犯,便会张贴告示,并附上逃犯的肖像画。那么就这样一门古老的技艺,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数字化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公安工作中,它是还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张欣:我们的科技手段在进步,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也在进步,大量的伪装、蒙面作案等犯罪的手段的出现,给古老的模拟画像的手段,带来新的课题。怎么去伪存真,对犯罪分子进行复原画像,我们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
对于张欣而言,成功的案例好像总是无法讲完,而他把传统的画像技法和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探案理念,无疑将成就更多精彩的探案故事。
编辑:孙欣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