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重阳将至。重阳节是一个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2006年5月20日,重阳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古人庆祝重阳节的活动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赏菊花、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从而“避灾”。其中,菊花、茱萸是重阳的重要特色,这两种植物是如何与重阳联系起来的呢?
“菊花”与重阳
菊花的最佳观赏期在每年的寒露前后,同时又有延年益寿之寓意。因此在重阳节佩菊、赏菊、饮菊花酒等习俗自古以来就极为普遍。宋代《东京梦华录》也提到:“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杜牧在《九日齐山登高》这首诗中也提到:“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为何古人都如此喜欢赏菊?这里不得不提一个故事……
很早以前,大运河边住着一个善良的农夫叫阿牛。一天夜里,阿牛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姑娘来帮他种菜,并告诉他说:“沿运河往西数十里,有个天花荡,荡中有一株白色的菊花,能治眼病。这花要九月初九重阳节才开放,到时候你用这花煎汤给你母亲吃,定能治好她的眼病”。重阳节那天,阿牛带了干粮,去天花荡寻找白菊花。这株白菊花长得很特别,一梗九分枝,眼前只开一朵花,其余八朵含苞待放。阿牛将这株白菊花连根带土挖了回来,移种在自家屋旁。经他浇水护理,不久八枚花朵也陆续绽开。于是他每天采下一朵白菊煎汤给母亲服用。当吃完了第七朵菊花之后,阿牛母亲的眼睛便开始复明了。
姑娘又继续在梦中介绍种植菊花的方法。后来阿牛将种菊的技能教给了村上的穷百姓,这一带种白菊花的人就越来越多了。因为阿牛是九月初九找到这株白菊花的,所以后来人们就将九月九称作菊花节,并形成了赏菊花、吃菊花茶、饮菊花酒等风俗。
为何还要“遍插茱萸?”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雅号“辟邪翁”,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很盛行,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称为茱萸囊,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
在传世文献中,最早记载“茱萸”之名的是据推定成书于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的《神农本草经》。而重阳节与茱萸的关系,最早见于《续齐谐记》中的一则故事:
汝南人桓景随费长房学道。一日,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那天,你家将有大灾,其破解办法是叫家人各做一个彩色的袋子,里面装上茱萸,缠在臂上,登高山,饮菊酒。九月初九这天,桓景一家人照此而行,傍晚回家一看,果然家中的鸡犬牛羊都已死亡,而全家人因外出而安然无恙。于是茱萸“辟邪”便流传下来。
从“菊花节”、“茱萸节”到敬老节
现代重阳节,除了是传统佳节,还在1989年将农历被我国政府正式定为“中国老人节”、“敬老节”。2012年又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进一步明确了相关规定,重阳节成为了一个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日子。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加上这一日子并无假日,导致人们往往容易忽视这一传统节日。在近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也曾呼吁把重阳节纳入法定假日。专家表示,目前重阳节已成为一个法定的老人节,如果不安排一天的假日,年轻人可能没法陪伴在老人身边,也没法让他们重视重阳这一源远流长,民俗文化丰富多彩,重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若能在现今的重阳节能看到更多的年轻人陪伴老人的不仅仅是一条短信、一个朋友圈,而是陪他们一同出门旅游、佩茱萸、赏菊花,那又将是一道美好的风景线。
编辑:邵大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