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期望寿命提高至85.9岁,居全国之首;晚婚晚育成趋势,未婚女青年比例攀升;女性受教育水平显著提高,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5年;家务和工作的双重负担沉重,每天家务时间比男性长近1小时……今天,上海市妇联和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联合发布《上海妇女发展40年:成就、趋势和挑战》,展现40年来上海女性在生活、就业、精神生活、受教育、婚育等方方面面的变化。
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40年来,妇女事业稳步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和进步,但与此同时,困扰女性的一些问题仍未根除,还需全社会的努力。总体上,上海女性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女性平均预期寿命提高,达到极高人类发展水平
随着医疗技术和公共卫生服务的进步,癌症等疾病死亡率改善,人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方式不断改进,上海女性和男性的预期寿命不断提高。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女性的预期寿命从1978年的74.8岁上升到2017年的85.9岁,上升了11.1岁,高出全国平均数6岁多,在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中始终位居首位(除了香港和澳门),也在极高人类发展水平之上。历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上海女性的寿命显著高于男性,两性平均寿命差距始终近5岁。四十年来,上海男性从1978年的70.7岁上升到2017年的81.0岁,上升了10.3岁。
孕产妇死亡率下降明显,接近发达国家地区水平
孕产妇死亡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及医疗卫生水平的综合性指标,也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之一。自1980年以来,上海女性的生育安全取得了很大进展,1980年至2015年间,孕产妇死亡人数下降了77%,孕产妇死亡率从每10万活产30.1人降至6.7人,远低于全国平均20.1人。按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孕产妇死亡率每10万活产低于10人被视作最好水平,上海自2000年来基本保持在10/10万以下的最佳水平。从国际比较来看,也远低于极高人类发展水平的14人。
医疗保健服务优化,妇科病普查与治疗率大幅提升
妇科病、乳腺癌是危及女性健康与生命的重要因素,依照《劳动法》和《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在职女职工每两年进行一次“两病筛查”。 2007年以来,政府开始向生活困难女性和退休女性提供免费筛查服务,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长效化、常态化、规范化开展。妇女病普查人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从1987年的39.17万人增至2016年的80万人左右,增幅达1倍。特别是自2007年向退休及生活困难的女性提供乳腺病、妇科病的免费筛查以来,妇女病普查人数快速增长,2008年高达至91万人。2007-2014年间,退休妇女和生活困难妇女免费接受筛查人数达到335万人次,占接受妇女病普查人次的半数以上。与此同时,1987年至2016年间,上海女性的妇女病患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从37.5%下降至30.8%,而妇女病的治疗率大幅提升,从1987年的69.2%升至2016年的95.8%,而且自1993年后,平稳保持在90%以上。
女性受教育水平显著提高,性别差距持续缩小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女性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低教育水平人口比例不断下降,高教育水平人口比例不断上升。改革开放之后,上海在全国率先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在各教育阶段都实现了男女平等。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高等教育开始大规模扩招,女性人口中的高等教育水平比例大幅上涨。据统计,上海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校女硕士生的比重自1986年前不到20%,到1996年起超过30%,2003年跨过40%,2010年已达48.5%。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上海高校毕业生中,获得硕士学位女生6.84万人,比男生多7705人,占硕士总数的50.3%;获得博士学位女生1.27万人,比男生少6441人,占博士总数的48.8%。四十年来,上海女性在各级教育上的受教育机会快速上升,受教育水平的性别差距逐渐缩小。截至2015年,上海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5年,比全国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高出3.3年,处于高人类发展水平(男女之比为8.3:7.8)和极高人类发展水平之间(男女之比为12.2:12.1)。
女性职业层次不断提升,但职业性别隔离未见改善
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城市化、市场化与全球化的推进,伴随着上海经济结构的转型,从事第三产业的女性显著增加。2015年,在第三产业就业的女性占比达78.2%,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2.3%)。上海女性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使她们有了更加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从1982年到2015年,在全体女性就业人口中,从事各类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三个职业的比例,分别上升了2.7%、12%和8.5%,无论是绝对数还是增长幅度都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尽管女性的职业层次有了较大提升,但职业性别隔离仍然是就业领域长期存在的现象。一是男女两性在各类职业中的构成比例存在很大差异,尤其是在高层级职业之中,2015年负责人中女性比例仅占29.1%,而男性占70.9%,是明显的男性占主导的职业。二是在同一个职业中层级越高的职位,女性比例也越低。2015年的数据显示,女性在专业技术人员中的比例已超过男性,占到了51.9%,但以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为多。职业阶层越高,女性人才越少的局面在过去几十年中未发生明显改变。
女性的双重负担日益加重,传统性别分工依然存在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女性在经济、教育中社会地位的提升,并未显著改善其家务劳动的分担,女性承担着工作和家务的双重负担。一方面,女性面临的职场压力增大,劳动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女性工作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在传统性别分工的文化惯性下,家庭中的女性成为儿童、老人、病人的主要照料者,女性的家务劳动压力与日俱增。双重压力之下,加上传统性别文化的暗示和舆论压力,“妇女回家”成为一些家庭的理性策略。比较三次妇女地位调查数据可知,对于“男人应以社会为主,女人应以家庭为主”的观念,不仅男性在1990-2010年期间赞同率上升,女性的赞同度也上升。表示“很不同意”的比例大大降低,女性从1990年的45.2%,到2000年下降了24.5个百分点,2010年再降5.2个百分点。与此相对,表示“非常同意”的百分比却从1990年的2.6%上升到2010年的7.2%。
晚婚晚育已成趋势,未婚女青年的比例攀升
与全国相比,上海男女的初婚年龄提高速度高于全国水平,且女性初婚年龄的提高幅度高于男性。截至2015年,上海男女的平均初婚年龄分别为30.3岁和28.4岁,比2005年分别提高了5.0岁和5.4岁,比2010年分别提高了1.5岁和1.9岁。2015年,上海女性的初育年龄为29.0岁,已经高于很多西方发达国家,与欧盟平均水平持平。但还略低于日本、韩国、意大利这些家庭主义福利国家。比较2005年和2015年的有配偶人口比例可知,女性有配偶的比例在各年龄段都有下降,且在25-29岁年龄组降幅达11.5%,30-34岁年龄组降幅也达7.6%。也就是说,在过去十年中,青年男性的婚姻状况变化不大,而青年女性的婚姻状况发生显著变化。男女在婚姻状况上的变化差异,形成了公众对女性青年结婚难的焦虑。
女性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二孩政策加重女性家庭属性
自“十三五”以来,上海女性总体就业形势稳定,城镇女性从业人员比重基本保持在40%左右,但很不平衡。最新的分区数据显示,2017年上海总体城镇女性就业率为40.3%,但有9个区该比重未达40%,其中最低仅为26.5%,提升女性就业率任重道远。近年来上海女性就业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经济环境和就业形势的变化。由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减量化、环境治理等工作要求,部分中小企业和不符合相关规定的企业面临关停并转迁等问题,使原来就业的女性失去了就业岗位,而且因为相类似岗位减少造成再就业困难。二是国家生育政策的变化。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宣布全面实施二胎政策。生育政策的调整,特别是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加重了女性的家庭角色属性,用人单位在用工选择上的隐性歧视加重,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面临新的挑战。
妇女权益政策法规、女性组织制度不断健全
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上海在全国率先制定的《上海市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若干规定》(1985年),上世纪90年代之后,上海市政府先后制定修改了《上海市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1990年)、《上海市母婴保健条例》(1996年)、《关于本市建立法规政策性别平等咨询评估机制的意见》(2017年)、《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市母婴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2018年)等一系列保护妇女权益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政策,有力地推动了本地妇女权益的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妇联组织体系的形式和功能日趋完善,全市逐步形成了一个组织网络健全、工作渠道畅通的妇委会工作系统。2000年以来,市妇联积极配合市妇儿工委创新工作机制,在全国首创了多项工作机制,加强从源头上代表、维护、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女性在人大代表中的数量增加
女性在全国和地方人大代表中的数量是国际上公认的衡量妇女政治参与的重要指标,这一指标在上海市级层面有较大进展。2018年上海市人大代表中的女性占比达33.2%,比1983年的22.5%上升了10.7个百分点。自1993年以来,女性在市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且在2013年开始超过30%(为31.7%)。从全国范围来看,在31个省(区、直辖市)人大会议女代表比例,上海居第三位,位居前两位的分别是北京(38.0%)和广东(33.3%)。
作者:李静 袁婧
编辑:顾一琼
责任编辑:钮怿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