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今天下午召开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新闻发布会,真如城市副中心新一轮规划首次披露。据了解,真如副中心依托沪宁发展轴,规划建成服务长三角的公共活动中心。
真如古称桃溪,依水而兴;元代迁建真如寺,缘寺而起。古镇真如,地处嘉定、上海两县交通要道,古往今来,商贾云集,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逐渐成为上海西北重要门户。
真如城市附中心东起岚皋路,西至真北路,南至武宁路,北至富平路,规划总面积6.15平方公里。上海真如副中心的规划经历上海两版的总体规划,跨越20年,2035规划中,迎来了真如城市副中心的升级版,延续了上一版的定位,又新注入上海承载卓越城市的使命和要求。
新一轮控规调整,着眼于完善城市功能分配,引入多种功能的混合,重点丰富高品质生活性服务、综合公共活动等功能,加强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国际教育等功能的导入,注重综合开发对城市形象、品质和活力的提高,打造功能复合、文化多元、生态优先、创新引领的综合性城市副中心。
在延续上一轮控规的理念基础上,秉持“绿色生态、文化引领、开放共享、科技创新”的发展理念,规划形成 “一核两心”、“纵横双轴,一廊一环”的空间结构:
“一核”即曹杨路与铜川路交汇点的综合功能主核心。以轨道交通为支撑,借助轨交11、14、15号线站点及沿线展开全新TOD发展模式。创新性规划地下H型车行公共通道,直连商业体地下车库,同时规划地下、地上多层次的步行交通体系,营造全天候、无障碍、高度智能化的综合交通体系,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
“两心”即东部围绕岚皋路、铜川路的商业文创功能次核心节点,北部围绕上海西站综合交通枢纽的站城一体化次核心节点。东部商业文创功能次核心节点依托现状品尊国际商业功能,以文创产业为启动引擎打造“文创+”全新商业模式的产商联动先行示范区。北部站城一体化次核心节点借助西站枢纽进行功能业态复合的上盖开发,集沪宁城际铁路、轨道交通11、15、20号线、出租车、社会停车、长途客运巴士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成为上海构筑长三角“一小时”大都市交通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纵轴”即南北向的曹杨路商业商务功能轴,“横轴”即东西向的铜川路文化生活休闲轴,共同构成真如地区活力多元的空间结构;
“一廊”即真如生态长廊,利用地区丰富的自然水系和高压走廊内的绿地空间构筑连接内外环的生态纽带,打造普陀区低碳发展的绿色地标;
“一环”即真如活力环,结合蓝道和绿道,串连真如古寺、中环岛、真如文化中心、上粮创意工坊、上海西站等板块,营造多元包容的城市氛围。
作为唯一一个拥有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上海西站综合交通枢纽)的城市副中心,真如交通规划遵循“站城一体化开发,全新TOD发展”的理念。
普陀区规划局副局长周志清介绍,“在新版的规划中,增加了大量绿地,倡导生态优先。”
从市域生态网络系统来看,真如生态走廊是连通苏州河、内环地区与外环绿带、生态间隔带的重要生态纽带。
从真如城市副中心地区内部来看,规划形成廊环轴线为骨架、多点分布作支撑、绿道交织成网络的多层次景观系统。
为延续市级生态网络格局,增加城市共享空间,提升城市适应能力,真如城市副中心地区坚持生态优先,结合城市公共休闲设施建设,串联普陀区内外环地区,着力打造长约6公里,宽130-150米的复合型生态廊道。真如绿廊贯穿后,将有效推动区域转型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
伴随着红旗村、铜川路水产市场、金盛好来福家居市场等地块综合整治完成,百联集团、光明集团、大众交通等市级企业集团地块收储框架协议陆续签订,红旗村地块、铜川路水产市场及岚皋粮库地块城中村改造相继启动,高·尚领域、星光耀广场等标志性项目建成投运,一座功能复合、文化多元、生态优先、创新引领的综合性城市副中心,正脱颖而出。至2021年,真如副中心将累计开工建设各类地上建筑体量309万平方米,竣工完成262万平方米;累计建成长约6公里,宽约130—150米,总用地80公顷的真如生态绿廊;规划建成大剧院、棒球场等主要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不断满足市民文化、运动、健康、休闲的需求。
展望未来,真如城市副中心将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打造成为卓越全球城市的综合型城市副中心、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实践区、独特魅力的文化商业体验区、宜居乐活的城市更新先行区,以及辐射长三角的新兴城市代表作。
作者:祝越
编辑:沈竹士 薄小波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