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工人占比近八成、高级技能等级证书持有者占72%、120人拥有发明专利、123人拥有实用新型专利、30人拥有外观设计专利……今天,市总工会发布《上海工匠队伍建设发展情况报告》,通过三年的跟踪研究,用数据勾画出本市2016年以来选树的280位“上海工匠”的集体画像。
2016年至2018年间,上海工会系统先后三次选树“上海工匠”280人,其中2016年88人、2017年94人、2018年98人。总体来看,“上海工匠”都是各行业、各领域的佼佼者,政治素质高、专业能力强、覆盖领域广,主要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特点1:以产业工人为主体,政治素质高
280名“上海工匠”中,产业工人220人,占78.6%,“上海工匠”队伍以制造业、建筑业和电力、热气、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的产业工人为主体。另据统计,工匠平均年龄46岁,其中最大71岁、最小26岁。中共党员187名,占67%,工匠队伍整体政治素质优秀;女性工匠28人,占10%,是当代职业女性的杰出代表。
特点2:以国有企业为主体,涵盖领域广
280名“上海工匠”中,国有企业208人,占74%;非公企业72人,占26%;专业技术人员74人,占26%;农民工28人,占总数的11%。
特点3:以一线职工为主体,技术技能强
280名工匠中有205名来自生产一线,占73%。工匠平均工作年限26.6年;本科以上学历142人,占总数的51%。其中,硕士、博士学历呈上升趋势,高中以下学历呈递减趋势。有高级技能等级证书的202人,占总数的72%。其中,技师、高级技师178人,占总数的63.5%;有高级职称的72人,占总数的26%。
特点4:创新能力强,专利发明多
280名“上海工匠”,在获得工匠称号时,有120人已拥有发明专利,有123人已拥有实用新型专利,有30人已拥有外观设计专利。
据调查统计,前两届工匠在获得称号后,发明创造仍在不断增加,荣誉称号也在不断增加。两年以来,2016年获评的88名上海工匠人均新增授权发明专利2项,26名工匠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项或荣誉;2017年获评的94名“上海工匠”人均新增授权发明专利1项,其中22名工匠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项或荣誉。
近两年来,工匠人才的收入水平有所提高。报告对前两届部分工匠收入跟踪调查发现, 2016年有57人被评为工匠时,个人月平均可支配收入约9859元,2018年为11187元,月收入增长1328元,增幅达13.5%;2017年有65人被评为工匠时,个人月平均可支配收入约10087元,现为11003元,月增长916元,增幅达9.1%。
收入调研反映,“上海工匠”人才收入虽有提高,但其整体收入水平与相应的工程技术人员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更与其自身付出及对企业对社会的贡献有较大差距。调查还显示,89%的工匠希望增加收入。
对此,报告建议,要进一步改善工匠人才的福利待遇。加大对工匠人才表彰奖励力度,使工匠人才得到充分的尊重和重用。相关部门要加强顶层设计,搞好统筹协调,建立符合工匠人才特点的工资分配制度、补助性津贴制度和工匠人才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以及与其能力与水平相匹配的相关福利待遇。
作者:李静
编辑:张晓鸣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