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雪龙2”号之后,又有两艘重量级科研船在上海下水。今天,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建造的3000吨级海洋渔业综合科学调查船“蓝海101”“蓝海201”下水。这标志着我国最大的海洋渔业综合科考船主体建造完成,也意味着我国远洋科考船家族将添强力队员。这型船填补了我国在远洋海域缺乏渔业科考能力的空白,有助于更好维护我国海洋渔业权益。
2艘3000吨级海洋渔业综合科学调查船是农业部迄今投资最多、吨位最大、设施最先进的科学调查船,是我国海洋科学研究的重要科学平台,今后将肩负着国家近海与远洋渔业资源调查研究的重大任务。
该船配备国际先进的海洋渔业探捕、渔业资源调查、渔业环境生物调查、海洋理化分析、声像评估与遥感等5大科学调查系统。具有国际先进的甲板机械操控装备,可开展底层拖网、变水层拖网、延绳钓、鱿鱼钓等4种探捕作业方式。同时具备气象、水文、生物等科考功能,配备多台世界先进的科考仪器设备,可进行水文、底栖生物、浮游生物、海洋气象、海洋大气监测等调查取样,能够高效完成海洋渔业资源及环境调查,确保科学调查数据精准。
发展远洋渔业关系到我国对海洋资源的话语权,是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远洋渔业属于资源型战略产业,占地球表面积70.8%的海洋蕴藏着巨大的生物资源,被称为“人类未来的粮仓”。远洋渔业对于拓展我国渔业生产空间、增加渔获、参与全球海洋资源分配等,日益凸显其重要意义。这2艘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渔业科考船建造完工后,将为我国远洋渔业资源调查和海洋科考事业提供坚实的保障,可以很好弥补我国远洋渔业装备落后的短板,助推我国从远洋渔业大国向远洋渔业强国转变。
据悉,该型船主机功率2720千瓦、总长84.50米、型宽15米、型深8米、设计吃水5米、满载排水量3281.5吨、续航力10000海里、最大航速14.5节、自持力60天。绿色环保性能出色,能满足国际海事组织对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最高排放要求。采用最新设计,独具特色的垂直球首船型,经济节能,巡航航速比常规船型节能约21%,高速航行时节能约15%。
国家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宋建朝指出,两艘调查船是我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国之重器”和“农业现代化标志性工程”之一,它们的建成使用,将标志着我国海洋渔业综合调查能力跻身世界前列。它们也将成为未来10年内我国开展海洋渔业科学调查的主力军,与三大海区现有和待建的海洋渔业科学调查船相互补充,形成完整的全国海洋渔业资源调查船体系。他希望,各有关方面继续统筹协调两艘调查船的后续建设工作,确保调查船建设按期高质完成;有关部门要提前谋划,仔细论证,积极争取项目和运行保障经费支持,确保两艘船能够最大程度发挥作用。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崔利锋指出,两船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将显著提高我国海洋渔业科学调查装备水平,提升我国海洋渔业科学技术研究能力,为我国乃至世界渔业的科学管理提供有力支撑,为实现渔业可持续健康发展、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和海洋强国战略提供重要保障。
作者:张晓鸣 薄小波
编辑:孙华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