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的老人在社区参加健康检测
楼上的老人过着一种我们所不了解的生活。
静安区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去年做了项专题调研,针对80周岁以上、居住在无电梯的老式小区三层以上楼层的老年人进行入户调研,被调研组称作“高龄悬空老人”的这个群体呈现出的生活状态,恐怕是大部分人都料想不到的。
调研成果最终形成提案,交给了静安区政协。在今天举行的区政协重点提案督办专题协商会上,作为提案承办单位的静安区民政局介绍了提案办理情况,表示将采取多种措施,满足高龄悬空老人的健康和养老服务需求。
在闹市之中“与世隔绝”
调研组对静安辖区的高龄悬空老人作了入户调查,在各街道随机取样并发放问卷,最终收集有效问卷224份。结果显示,闹市之中的高龄悬空老人,绝大部分可以说是“与世隔绝”——85.27%的调查对象表示无法自行下楼,这意味着他们无法对接社会上的各类健康养老服务。不能下楼、不能洗衣、不能烧饭、不能洗浴清洁的老人都占到73%以上。
年轻人宅在家,靠一部手机就能活得很自在,但高龄悬空老人的“宅”很多时候是被动地禁绝于社会之外。超过七成的被调查者由于不能拨号等原因,连电话都无法使用。调研人员认为,当他们遇到危及生命健康的突发事件时,向外界求助并获救的机会低于常人。
他们的日常还与疾病相伴。92.86%的老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疾病,存在不同程度听力障碍或视力障碍的老人均超过半数。在被问及过去一个月使用过哪些医疗服务项目时,高达70.85%的老人回答“用药拿药服务”,此外,静脉注射和检查化验的需求人数分别达到16.07%和20.33%。配药、打针、化验占据了医疗服务项目的绝大部分需求量。
约有65%的被调查者丧偶,超过一半的丧偶老人与子女共同生活,但是,80岁以上高龄老人的子女也都已经或即将步入老年,无法全部承担照料服务的责任。55.8%的老人表示在日常生活中会感到情绪低落,能够接受无人陪伴状况的被调查者仅有5.8%。
77.68%老人有意愿置换低层房或电梯房
▲静安区政协重点提案督办专题协商会现场
静安区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调研组将高龄悬空老人的健康和养老需求分作三个层次:
一是满足日常基本生活需要的“保障型服务需求”,主要包括助餐、助浴、助洁等基本生活服务和必须的医疗、护理服务等;
二是提高生活质量的“提升型服务需求”,主要关注精神层面,包括日常陪伴、精神慰藉、心理疏导等等;
三是在发生紧急情况时的“紧急救助需求”,包括突发疾病的急救医疗、火灾报险、110报警等。调研组指出,不论是不是独居,有没有子女亲属,高龄悬空老人都会面临因突发事件所导致的安全风险,这种风险是有不确定性的。
调研报告给出了关爱高龄悬空老人的几大建议,包括畅通需求信息渠道、推广信息化应急救助系统、解决老人“下楼难”问题;建立老年护理保险制度、重视老人的精神需求、重视家庭养老伦理观念的重构。
对于解决“下楼难”问题,公共服务中已有不少尝试,比如鼓励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条件不允许的则采用爬楼机等等替代方案,或者通过志愿者、社会组织等力量帮助老人出门行走,等等。
调研组在报告中提了一个新的设想:对于那些有行动能力的高龄悬空老人,能不能通过房屋置换的方式,帮助他们“接地气”?“高达77.68%的高龄悬空老人有置换低层房屋或者电梯房的意愿,但由于经济原因而放弃。”报告建议:“对于有意愿的老人,政府可以通过搭建信息平台,帮助他们物色合适的房源,并给予适当的税收优惠,鼓励他们通过‘以大换小’、‘以近换远’等方式置换合适的低层住宅或电梯房。”
“互联网+”养老服务正在探索
静安区民政局副局长张海翔介绍,到2017年底静安区的户籍老龄人口比例为36.4%,全市排名第五,照目前的老龄化速度,到2020年这个数字就将超过40%。近年来养老问题一直是政协委员关注的热门议题,2018年区民政局共收到涉老提案13件,其中主办10件,会办3件。社会和法制委员会这份针对高龄悬空老人的研究,功课做足,所提意见也非常有针对性。
针对悬空、独居等特殊老年人群体,静安区已有一些服务正在开展和优化。比如今年实现辖区全覆盖的爬楼机服务。根据多层无电梯住宅的布局,民政部门在全区设置了8个服务站点,统一服务队伍,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帮助老人操作爬楼机。到目前为止,已经累计服务3372人次。
信息化应用的探索也在进行中,区级综合为老服务信息平台一期正在建设,张海翔表示,平台将探索“互联网+”养老服务应用,促进为老服务信息数据共享,指导各街镇开展老年人远程健康监护、紧急救援、居家安防、学习教育等技术应用。一些街镇已在尝试用信息化手段提供养老服务,比如临汾路街道结合区大数据城市管理应用项目,借助物联网技术,为高龄独居老人免费安装生命体征与安全监测系统;彭浦新村街道通过智慧服务平台,对孤老、重病等特殊群体基于重点关爱;江宁路等5个街道建设了为老服务结算系统,实现街道辖区为老服务“一卡通行”。
▲一家养老院创投的紧急呼叫装置
持续多年的“老伙伴”计划,是为高龄老人提供精神关爱的重要举措。静安区现有3580名低龄老人志愿者,他们与全区超过1.79万名高龄独居老人结对,为后者提供日常关爱服务。区内1500名无子女、残障的空巢老人,则由巡视员进行重点关爱。此外,“居家喘息服务”、辅具租赁、“家庭照料者培训”等为老服务项目,在多个环节为老人筑牢保护屏障。
作者:钱蓓
编辑:李静
责任编辑:朱伟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