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工人新村,差不多经历了一个甲子的轮回。
上世纪50年代,上海确立了“首先为工人阶级服务”的市政方针。一个个工人新村开始涌现:曹杨新村、鞍山新村、江宁新村等等,彭浦新村也是其中之一。
一个甲子过去,彭浦新村已从上海北郊的一片田野成为了新静安北部冉冉升起的一面新旗帜。
它为何能取得今天的建设成就?同时,经历60年沧桑巨变的它并不完美,房屋老旧、居民老龄化程度高等问题涌现,如何破解这些难题?在未来应该怎么发展?
“砥砺前行六十载 引领彭浦新跨越”主题论坛今天在彭浦新村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召开。复旦大学资深教授、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员葛剑雄,原闸北区档案局副局长胡伟祖,社邻家景观设计师蒲佳,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授何海兵四位嘉宾从城市文化、社区微更新、基层党建等不同角度切入,对彭浦新村的管理规划提供了新的思路。
葛剑雄表示,彭浦新村能走到今天,两大因素至关重要。其一是彭浦工业区。这个拥有中国第一台大型天线座、第一台推土机、第一台气动电控冷轧机、第一台水管式工业锅炉的工业区促成了彭浦新村的建设。当年,一批机电工业大厂落户走马塘以南的原彭浦乡地区,并在此建起了彭浦工业区。相对应地,彭浦新村,便是创造这些“第一”的工人阶级的集中居住地。
“早期,只有劳模、先进工作者才有可能分到这里的房子”,葛剑雄回忆了自己第一次去彭浦新村,还是在古田中学任教的时候去一名学生家进行家访,“曾经,住进工人新村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当年从彭浦新村任何一幢楼到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步行只需几分钟。比曹杨新村等工人新村要高一个档次。”如今的彭浦新村,学校、菜场、社区医院更加星罗棋布。
葛剑雄表示,除了政府建设彭浦工业区的影响,彭浦新村在当时被作为老闸北区极个别的几个上海对外开放的区域之一,对于它的发展也起了一定作用。
但住房制度改革之后,一些家庭条件富裕的居民逐步搬离了。对此,葛剑雄认为,随着上海的发展,高档小区日新月异,彭浦新村大多数为30-5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满足不了一些富裕居民的居住需求。同时,社区本身也存在“老龄化严重、未富先老、外来人口较多”等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如何进行破解?葛剑雄认为政府的力量固然重要,同时,社区也应该找到它自己发展的方向,发挥社区自治,出台针对社区居民的解决方案。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彭浦新村街道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发展规划意向白皮书》。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于2016年发布《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试行)》。“15分钟社区生活圈”是指在15分钟步行范围内,配备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务功能与公共活动空间。《导则》中的社区生活圈涵盖五方面内容:打造多样化的舒适住宅,提供更多的就近就业机会,倡导低碳安全出行,提供类型丰富、便捷可达的社区服务,构建绿色开放、环境宜人的公共空间。
记者获悉,彭浦新村街道借助社邻家完成了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调研项目,通过科学、系统、多维度的调研方法,找寻社区“服务盲区”和“需更新设施的需求”,并结合依托居民出行轨迹研究而形成的“设施圈”理念,对彭浦新村的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的初期(三年)愿景进行描述,回应和引领社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各种需要。
作者:顾一琼 汪荔诚
编辑:薄小波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