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电影相关行业的人,大部分被认为是感性的。演员、导演、编剧自不必说,宣传、发行、广告等上下产业链也大都以文科生为主,电影是能给观众一个关于梦想的时间,创造力、想象力是这个行当最基本的要素。
但如今,越来越多的技术男正在进入电影市场,郑志昊就是其中一个。
“伴随着‘互联网+’和整个移动互联网技术革命,中国电影行业在快速起飞。我们走了一条不同的发展道路。”在刚刚结束的上海电影节中,谈及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这位猫眼娱乐CEO郑志昊坦言,电影行业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猫眼在过去的6年里深度参与了影视行业的快速成长,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从产品、数据、平台资源、运营体系等方面全方位来影响中国影视娱乐产业的创新发展。
大数据工具与服务,助力读懂观众、洞察市场
“技术男”喜欢讲数字,郑志昊一开场就扔出了一堆数据:2018年,中国电影总票房在上半年已经提前突破300亿,用时167天,比去年提前35天。同时,中国电影市场与好莱坞的差距越来越小,在总观影人次、影院数、荧幕数、电影售票线上化率等一些市场关键指标上,已经超过北美,全球领先。
他认为,过去几年里,无论是在线选座购票还是点映预售、影片媒体宣传路径,互联网平台的深度融入都对电影产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整个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6年前,猫眼还是美团的一个孵化项目,6年后已经成为一家沉淀着大量数据的企业。事实上,影视行业有数据的企业不在少数,但能读懂数据的企业却不多。郑志昊表示,猫眼希望用新的移动互联网、AI、大数据等技术为行业赋能,解决行业中面临的问题,减少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据悉,猫眼用户已经打出了将近3亿次电影评分,积累了超过1.3亿次想看记录。基于海量猫眼评分数据、海量观众消费行为和消费偏好大数据,猫眼能够为影视娱乐行业提供更多数据化参考依据。例如,被视为“猫眼秘密武器”的猫眼研究院,可根据猫眼平台大数据,提供专业化的数据服务,帮助业内从业者真正“读懂观众、解码票房”。
在猫眼的团队中,“技术派”占据半壁江山。另一位“技术男”——猫眼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刘鹏更爱摆弄数据模型,在他看来,映前热度和映后口碑是决定影片票房的两个关键因素。基于对猫眼“想看数”的数据分析,猫眼研究院衍生出两项专业的服务——猫眼调研和猫眼试映,协助片方发行方理性判断并有效提升影片映前的热度和映后的口碑,实现票房预测,为影片从制作阶段到宣发阶段提供更科学的参考依据。
做行业贴心助手,加速中国电影产业弯道超车
“好莱坞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标杆和典范,不管是IP运作、工业化、大制作、系列作品以及精细化分工、专业化,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但我们也要探索自己的道路,中国有中国自己的特色。”郑志昊说。
在行业发展过程中,郑志昊表示,猫眼一直希望做行业伙伴们的贴心助手,做行业探路者。据悉,从票务平台升级到一站式互联网+泛娱乐服务平台,猫眼在不断创新、持续构建平台能力,与影视娱乐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创新。伴随着猫眼的合作开放,猫眼的这些平台能力、平台资源势必将释放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给合作伙伴及影视娱乐产业带来更多价值。
在中国电影产业即将弯道超车的历史时刻,显然猫眼成为产业加速器,为电影产业工业化、数字化、网络化注入更多创新动力。
作者:徐晶卉
编辑:汪荔诚
责任编辑:钮怿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