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长寿中队拆违组组长袁咏海踏着夜色回到家中,已是晚上9点,这比他预想的下班时间迟了3个多小时,不过这对袁咏海而言加班加点已早成习惯。这一天里他带队连跑了十余个拆违点位,连轴转的高强度工作使他一回家就在卧倒在沙发上小憩起来,没想到这一睡就睡到了第二天。
清晨当他醒来,一条毛毯从他身上滑落,袁咏海回想到昨晚自己好像并没有盖上毛毯就匆匆入眠了。这时一直支持他工作,从无怨言的妻子正在准备早餐,她告诉袁咏海,毛毯是贴心懂事,在学习上从不需要操心的女儿给盖上的。
无违居村(街镇)创建工作正持续进行时。敲敲弄弄、砌墙封门……不少市民对这项工作往往有着“粗糙”的刻板印象。不过与众人想象有所出入的是,长寿路街道的拆违工作者们却自有一方得心应手的“套路”,他们深谙自身属地特点,将原本的“粗糙活计”以“细致操作”来实现。
拆违工作精准“落刀”
面对数量众多、情况复杂的存量拆违,难点众多,要做到及时、有效拆违,啃下一个又一个的“硬骨头”,平稳化解其中暗藏的矛盾是关键。
袁咏海告诉记者:“在拆违前夕,街道将违建情况梳理清晰,对照违建情况统计表,联合居委会、小区物业核查违建信息,完善‘一户一表’,并对每户情况进行分类梳理,做到‘一户一策’;如遇‘疑难问题’,拆违工作组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关注,制定合适计划,妥善将拆违工作如‘外科手术’般精准‘落刀’。”
无违创建中的精准化施策,使得一批困难群众解开了顾虑重重的“心围”,主动配合到拆违工作之中。令袁咏海印象深刻的是,在一次翻阅《拆违工作台账》时,他发现有一户人家的情况颇为特殊。8.7平方米的狭小空间内蜗居着一家三口人,原有房子仅有一间卧室,为维持正常生活需要,他们私自搭建了厨房间及卫生间。在袁咏海第一次向这户人家上门告知拆违信息时,户主抵触情绪高涨,连房门都不愿意打开。
袁咏海说:“拆违工作不仅要有力度,还要有温度。在多次上门了解情况后,我们发现这家人符合民政方面的某些优惠政策,就主动对接相关部门给他们提供帮助。见我们真心实意为他们考虑,他们的情绪也从对抗到配合。”之后,袁咏海按照“一户一策”的原则,联系到多个部门,针对特殊情况专项处理,在拆除这户人家违建的同时,对原有房屋空间进行改造,为其妥善解决了长期未有厨卫功能的困扰。
拆违拆掉邻里心墙
在长寿城管中队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一面锦旗,令人意外的是,这是一名违建当事人送来的。
普雄路上有两户上下楼老邻居,他们是几十年的老同事、好朋友,子辈们也都自小熟识。可是几年前却因为一个雨棚闹的不可开交。不拆,由于雨棚太高楼上的没法晾衣服;拆了,楼下的要受日晒雨淋之苦。为了这个雨棚,他们不仅成了12345的“常客”,还惊动过派出所。因为这个雨棚涉嫌违章搭建,12345将工单转至城管中队。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们觉得很可惜也很遗憾,几十年的老邻居,闹成这样太不值得!”袁咏海说。从帮助他们修复邻里关系的角度着手,拆违队员们帮助一楼重新对雨棚进行了设计和改造,降低了高度,大小也缩至许可的范围内。违建整改了,两户人家的“矛盾焦点”也没有了。“和好如初的两户居民对我们工作人员非常感激,就送来了锦旗。我们的工作被理解和认可,也感到很欣慰。”
拆违只为更美好生活
无违创建行动在全市拉响“集结号”后,不少市民发现,平时爱逛的市场关停了,早晨上班路上一直买点心的铺子消失了踪影……与此同时,不少质疑的声音也出现了。
对于这些异议,袁咏海认为,城市的发展不是横冲直撞,需要有所规划,否则不可能在十分紧张的用地中实现最大价值。违章建筑、违法搭建不仅未将法律法规放在眼里,还影响了市容市貌,甚至涉嫌违法经营。从这个角度来说,拆违有利于维护法律权威,更有利于整顿经营市场,提升规划效率。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量,长寿路街道在无违创建行动中,第一步就是拆除经营性违建。2016年拆除了澳门路660弄的12户经营性违建,打响了五违四必整治的第一枪。2017年从拆除经营性违建开始,逐步关停了市区内最大的花鸟市场——曹家渡花鸟市场。上个月,又一项“大手笔”拆违工作落下帷幕——亚新生活广场门前的违建乱象消失殆尽。
作者:祝越
编辑:史博臻
责任编辑:张晓鸣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