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的信心和支持就是我们国家奋进的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永恒的价值追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改革发展和科技创新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把14亿多中国人民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永恒的价值追求。
**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民的理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整个思想体系和全部理论观点的核心。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人民性也是其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重要体现,并且是科学社会主义不可动摇的原则之一。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文化基因。正确处理领导和群众的关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权力观的表现。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均有不同的历史任务,但在奋斗前行的道路上,“为人民服务”就是明灯,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中就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自此,党中央不断地将“人民至上”落实到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中。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使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关键要靠发展。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在2020年5月22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进一步强调了我们党要“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取得新的业绩。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成就的经验所在,也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依托。为此,我们必须围绕人民群众的需求开展工作,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发挥好技术创新赋能,使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
**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密切联系群众
马克思主义历来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也充分肯定个人的作用,就如1890年恩格斯致约瑟夫·布洛赫的信中所写:“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做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恩格斯的历史合力原则,充分肯定了普通人在创造历史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是由先进分子所组成,“一切依靠群众”历来都是我们取胜的法宝。基层党组织承担着密切联系群众、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基层社会治理指明方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还被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这标志着“枫桥经验”不仅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网上意见征求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广大人民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广泛而具体,充分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的信心和支持就是我们国家奋进的力量。要总结这次活动的经验和做法,在今后工作中更好发挥互联网在倾听人民呼声、汇聚人民智慧方面的作用,更好集思广益、凝心聚力。”
历史已经证明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现实和未来的发展还将证明,中国人民依靠勤劳的双手,就能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
政绩观是干部对如何履行职责、追求何种政绩的根本认识和态度。马克思主义政绩观其价值取向必须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为广大人民群众所需要的;其基本决策依据必须是符合客观实际、符合客观规律的,体现了人民性与科学性的统一。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为根本政治立场,自成立之日起便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在百年奋斗中擘画了一幅幅为人民谋幸福的壮美画卷。
党的干部树立什么样的政绩观,事关党和国家事业,事关民生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要求党员领导干部把为民办事、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强调所创造的业绩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经得起人民的检验、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政之所要,在乎民心”,为人民群众做好事,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拼搏、奉献、服务,这种执着追求100多年来从未改变。心之所向,行之所从,为民造福,重在担当。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人民,一切创新发展旨在造福人民,一切技术变革落脚于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对我们党为谁执政、为谁用权、为谁谋利的根本性问题作出了深刻而有力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