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连绵的天气,像极了人们的悼念与惆怅。
一个人走了,身后整个蓝色星球都为之无限哀伤。
自22日袁隆平去世后,长沙全城的菊花都卖光了,市民们自发上街沿途相送,网上网下无数人献花致哀,不仅中国人民都在悼念他,外媒也纷纷“刷屏”:他养活了世界!
美联社说,从中国到美国,从亚洲到非洲,从哥本哈根到乌斯怀亚,只要是长水稻的地方,无不沉痛悼念这位“中国最伟大的农民”!这是中国人送别英雄的最高礼节,也是中国人悼念英雄的最隆重方式。
联合国、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也纷纷发微博、推特悼念:今天,我们一起悼念这位逝世的粮食英雄……他留下的宝贵遗产和消除饥饿的使命仍在继续。
有外国网友这样形象直描:“他有温柔的灵魂,他的梦想是造福全人类。”
一个平凡的人,为何让全中国为之动容,又为何让全世界为之敬仰?
因为,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他,胸怀宏愿,兼济天下。
众所周知,袁隆平的梦想是: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为此,他奋斗了一辈子。
高考填报志愿时,他执意学农,彼时国家粮食短缺,他立即投身国家最需要的水稻育种。当时世界权威遗传学认为,水稻不具有杂交优势,而袁隆平经过不断试验选种,耗时9年成功增产,实现杂交水稻历史性突破。
他,不畏困难,勇于创新。
上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曾向世界发出疑问“谁来养活中国”。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接连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一次次刷新世界纪录,用事实给出了中国人自己响亮又不容置疑的回答。今天,中国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已突破1500公斤大关,中国人将饭碗牢牢端稳在自己手上,中国的碗里装着满满的中国粮。
不止如此。据海外权威研究机构统计,自1980年开始,袁隆平的发明与研究使得全世界稻米平均产量累计提高了35.31%,累计增量达7258万亿公斤。以2021年全世界人口76亿计算,40年来他平均为每个人增加粮产955吨。
他,简单质朴,持守本真。
几乎把毕生时间都献给科研的袁隆平,不仅在国内屡获殊荣,国际上也有很多国家主动为其颁发奖项:他曾当选美国科学院外国院士,也被授予“法兰西共和国最高农业成就勋章”,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聘为首席顾问等。
面对荣誉,他始终平和:荣誉是属于大家的。
他,也从未停止过脚步,不断自我加压自我勉励,“我得过很多的奖,共和国勋章是最高的奖,对我是一个鼓励,也是一种鞭策。我不能躺在功劳簿上,要尽量发挥新的贡献。”
今天,我们缅怀袁隆平,就是要传扬他身上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一个像他那样的人,那样纯粹而高尚的人。
我们要学习他,始终将自己的个人梦想和志向与国家、民生紧密相系,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饱含深情,坚定理想信念,跳出自己的小世界,有志于改造大世界。
我们要学习他,始终将宏大志向安放于每一天、每个踏踏实实的当下,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善于创新创造,做好身边事,做好眼前事。
我们要学习他,始终艰苦朴素,一辈子保持质朴本真,跳脱一己私利,做一个有着崇高精神追求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
如此成为一粒好种子。正如袁老生前所言:“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
袁隆平离我们远去,正如中华民族5000多年历史长河中辈出的英雄楷模一般,他们的精神铸就成今天中华民族挺拔的脊梁,也化作了14亿中华儿女心底最深沉的勇气和力量,如同璀璨银河般始终闪亮在苍穹,照耀我们前行的路。
1999年10月,第8117号小行星被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命名为袁隆平星。
下一个,每一个,稻花香里说丰年,我们一定脚踏厚土、抬头仰望,夜空中那颗最亮的“星”。
作者:顾一琼
编辑:范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