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西安交通大学15位老教授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向当年交大西迁老同志们表示敬意和祝福。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到“西安交大西迁的老教授”,指出“他们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期间来到西安交通大学,深刻阐释了“西迁精神”的核心和精髓,并勉励广大师生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
“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
1955年4月6日深夜,时任交通大学校长彭康接到党中央传来的交通大学从上海迁往西安的通知。当时的西安与上海相比反差极大,学校建在麦田之中,电灯不亮、马路不平、电话不灵、大米短缺,晴天扬灰路,雨天水和泥,夏无大树遮阳,冬无暖气御寒。然而,交大人面对困难和挑战没有退缩,他们心头响起的旋律是“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
1956年,交通大学1400多名教工和近3000名青年学生响应党中央号召,从黄埔江边一路西行来到兴庆湖畔。钱学森的老师、被誉为“电机之父”的钟兆琳先生,当时他的夫人正卧病在床,他把家里的事情安顿好后,便随着西迁大军只身来到西安。他吃食堂、住宿舍,亲手建起我国西部地区第一个电机实验室。热力工程先驱陈大燮放弃了上海的优越生活环境和在上海的房产,义无反顾偕夫人一起,首批赴西安参加建校工作。西安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潘季在当年还是个年轻人,他听到迁校消息后没有一刻犹豫,立刻收拾行囊。他清楚地记得,西行的火车上挂着“向科学进军”的旗帜,师生们在车厢里唱起了《歌唱祖国》。
在波澜壮阔的西迁历程中,老一辈交大党员和知识分子表现出来的是胸怀大局的家国情怀,他们选择的是在祖国西部大地上继续艰苦创业,他们身上所体现的“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是交大人用生命铸就的精神丰碑,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西迁精神”是通过老一代交大人的大规模迁校活动所展现的精神品质,更是中国人民对自己祖国的依存感、归属感和尊严感、荣誉感等构成的爱国情感的重要体现,是中国人民愿意为自己祖国艰苦奋斗乃至牺牲献身的具体表征。
回望交大人的西迁史,就是一部共产党人和知识分子选择与国家同甘共苦的爱国奋斗史。正如史维祥教授回忆时所说:“当时国家一声号召,我们觉得这就是应该去做的事情,就背上行囊,满腔热血一头扎进来了,一扎就是一辈子。”交通大学的诞生本身就铭刻着“为民族而生、为时代而生”的时代印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交大更是战斗在反内战、反迫害一线的 “民主堡垒”。交大的西迁,不是短暂的过渡,而是永久的扎根,这对于已经习惯于上海都市生活的交大人,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交大人克服各种困难,始终把个人奋斗与国家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白手起家,迅速地在渭河之滨建立起一座中国一流高等学府,为西部振兴奠定了深厚的人才基础和扎实的科研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在弘扬“西迁精神”中砥砺初心使命
爱国主义是一个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最持久、最深沉的情感。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赞扬以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为代表的老一辈知识分子“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的家国情怀。在“西迁精神”的不断激励下,交大人保持爱国主义底色,不断磨炼坚强意志,把爱国之情化为教学科研的强大动力,把家国情怀落实为铸魂育人的不竭源泉。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奉献。热血青春,永不凋零。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弘扬“西迁精神”,就是要砥砺初心使命,心怀理想,心系家国,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在国家事业中寻找个人的定位,在民族振兴中确定个人的方向,“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实践理想中实现自身价值;弘扬“西迁精神”,就是要淬炼奋斗意志,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作敢为、锐意进取,做善作善成的实干家,在新时代的“赶考”中开拓发展新境界。
作者:鲍金(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编辑:苏展
来源:文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