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5日,考古工作人员对海昏侯墓园五号墓的内棺进行清理工作。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考古,一个“冷门”领域,在刚刚过去的9月份受到习近平总书记频频关注。
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以“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题;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十位发言专家中就有一位考古学家;科学家座谈会上,七位发言科学家中有一位用古DNA研究探源中华文明的80后研究员。
三场会议,都有“考古”元素。考古,为什么如此重要?
“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从中,我们不难体会出考古学既是观察历史的“望远镜”,又是观察历史的“显微镜”,在帮助国家和民族恢复历史记忆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考古学诞生百年来,考古学人在中国版图上追寻中国走过的路,寻找中华民族发生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探寻华夏文明五千年绵延不断的内在机制,为中华振兴寻找历史依据,真可谓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总书记用四句话总结我国考古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
犹记得,七年前的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就曾指出,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考古是人民的事业,只有融入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燃”起来,“热”起来,考古才更有意义,才更有生命力!近年来,从“丹东一号”沉船到张献忠江口沉银遗址,从海昏侯墓考古直播到“云上博物馆”兴起,从公共考古兴起到考古文博综艺节目走红,从“敦煌女儿”樊锦诗当选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到湖南女孩钟芳蓉成为“考古界团宠”……随着考古发现的深入、考古手段的进步、考古知识的普及,曾经十分冷僻的考古渐成公众关注的热点。考古工作也走出“象牙塔”,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
从一个更为纵深的视角来看,当今中国正在进行的伟大实践创新,必须建立在历史发展规律之上,必须行进在历史正确方向之上。因此,要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早在二十世纪80年代初,老一辈中国考古学家便提出要建立考古学研究的“中国学派”。前辈学者曾充满信心地比喻:经过几代人的血汗浇灌,终于培养出了“中国学派”这个“新种”;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大量考古实践,是这个“新种”生长的土壤;从实际出发的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则是“中国学派”出现的“催化剂”。
考古,研究的是过去,瞄准的却是未来。它不等同于“挖土”,也不意味着“穷”。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的宝藏。
考古,比我们想象的要酷!
作者:杨逸淇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