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
身体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健康是立国之基。一直以来,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维护人民健康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建立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公共卫生整体实力和疾病防控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从婴幼儿到老年人,从贫困人口到患病人群,健康中国的建设惠及每一个人,惠及每一个人的全生命周期。特别是经受住新冠肺炎疫情重大考验,发展成就充分彰显。2019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3岁,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已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健康根基。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
我们要看到,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更加重视生命质量和健康安全;要看到,健康需要呈现多样化、差异化的特点;还要看到,人民健康不仅是民生问题,也是社会政治问题。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
上工治未病。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就要坚持预防为主,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就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就要利用互联网医疗、大数据、可穿戴设备和5G等新技术,探索精准便捷的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新模式;就要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使群众就近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就要把疫情防控中取得的经验用制度予以固化。
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聚焦面临的老难题和新挑战,我们需要拿出更多实招硬招,让“健康中国”照亮美好生活。
作者:杨逸淇
编辑:苏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