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举行座谈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硝烟散去,英雄不朽。山河重整,精神永存。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千千万万抗战英雄抛头颅、洒热血,唤起了万众一心、共御外侮的民族觉醒,书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一座英雄城市。回眸14年抗战历史,“一·二八”淞沪抗战和“八一三”淞沪会战,因为先辈的热血,而成为民族永远的记忆;墙上弹孔密密麻麻的四行仓库,因为英雄的坚守,而成为民族永恒的丰碑;《义勇军进行曲》在这里首次唱响,随之传遍了大江南北;在犹太民族遭到大规模迫害屠杀之时,是上海对犹太难民伸出了温暖之手……上海是中国对日作战的战略重镇,是抗日救亡运动的前期中心,是抗战文化的发祥地,是支援抗战大后方和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重要基地,上海还是世界反法西斯舆论战、情报战的东方主要阵地,世界反战反法西斯人士和中外难民的庇护所。
致敬历史,是为了创造更好的未来。今天,我们对抗战胜利的最好纪念,就是要不忘历史,牢记使命,砥砺前行。让历史照亮前行道路,就要从中汲取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智慧和力量。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抗日战争中,“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是伟大抗战精神的具体体现。今天,上海要在严峻的外部挑战中突出重围,就要保持勇往直前风雨无阻的战略定力,“勇”字当头,勇当开路先锋,勇开顶风船。抗日战争中,敌后根据地军民用伏击战、破袭战、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战术战法,陷侵略者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今天,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我们不但要勇于斗争,还要善于斗争;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有准备的积极防御战,也要打好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
人民是胜利之本、力量之源,这既是历史的结论,也是对创造新时代上海发展新奇迹的指引: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守初心、担使命,继续用足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在推动“人人出彩”中创造人民幸福生活。
作者:杨逸淇
编辑:苏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