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逆境中的表现,往往最能凸显其品格。城市亦如是。
今天,第三届进博会倒计时100天。虽然没有隆重的仪式,但对于上海的干部群众来说,这种节奏已经很熟悉了——接下去的时间里,这座城市将一如既往,不放过任何一个问题,不遗漏任何一个细节,锲而不舍,追求卓越,为第三届进博会越办越好,提供一流的服务保障。
在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中庭大屏幕打出了第三届进博会倒数100天的字样。陈梦泽 摄
当下,新冠肺炎疫情依然肆虐全球。除了中国,可以说没有一个国家有余力举办这样大型的国际盛会。即使是中国,即使是上海,这样的背景下做出这样的决定,也是需要决心与勇气的。
其实退一步说,哪怕今年不办了,也属正常,世界都能理解,公众也能接受。毕竟,这不是闭门办一次消费节,特殊时刻,衡量进博会是否成功,重要指标绝不仅是订单大小、展商多少,而是一切是否平安可控。100天后,我们将迎来四海宾朋、五洲展品,中国人历来好客,但彼时彼刻,规模越盛大,就意味着考验越空前。
那么,上海究竟为何还要这么拼,还要这么坚持?
首先当然是因为有信心。这是对中国之治的信心,是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执政理念的信心,是对中国举国之力办大事体制优势的信心,也包括对上海在抗疫过程中“绣花般”治理的信心……我们可以相信,通过战疫总结的经验教训,补齐的各种短板,通过闭环管理和周到服务,通过全国上下通力合作,上海有能力挑战一届非同寻常的进博会。
随着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这样的信心,已不止一次在上海闪耀。尤其是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和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如期举办,更是向世界释放了这种强烈信号。
最近,第二十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这是全球疫情暴发以来,第一个重启的A类电影节。尽管迟到,但终不缺席,哪怕没有衣香鬓影的明星红毯秀和夹道欢迎的粉丝,电影节的举办本身,就是一种风向标。
7月25日,上海国际电影节露天放映首秀在大宁音乐广场拉开帷幕。孙中钦 摄
信心从来都是双向的。昨天,第三届进博会参展商联盟第一次会议在国家会展中心举行,35家展盟成员签订了三年长期参展合作备忘录。这些企业大多为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签“长约”体现了他们对深耕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而据此前的新闻发布会透露,本届进博会企业展规划面积36万平方米,比第二届增加6万平方米,增幅达20%。各国企业参展热情不减,报名积极踊跃,签约企业参展面积已达到规划目标。其中消费品、医疗和服贸等三个展区签约面积均已超过规划面积,汽车展区也已接近饱和。这背后的信心昭示,比黄金还要珍贵。
第三届进博会食品医药展前供需对接会。陈梦泽 摄
当然,如期举办第三届进博会,还有另一重更为重要的意义。
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曾指出,“现在国际上保护主义思潮上升,但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持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以开放、合作、共赢胸怀谋划发展,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坚持举办第三届进博会,就是“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的强烈担当。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一大创举。举办进博会,是中国着眼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也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的一扇窗口。
国家会展中心南广场
首届进博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向全世界隆重推介上海品格——开放、创新、包容。他说,这种品格是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生动写照。在新冠疫情让“逆全球化”阴云笼罩的时刻,一场最高规格的进口贸易盛会将告诉世界:中国始终选择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选择开放而不是封闭,选择尽己所能为世界经济稳定作出贡献。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经济全球化是历史潮流。长江、尼罗河、亚马孙河、多瑙河昼夜不息、奔腾向前,尽管会出现一些回头浪,尽管会遇到很多险滩暗礁,但大江大河奔腾向前的势头是谁也阻挡不了的。
来源:新民晚报
编辑:范菁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