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前,微芯生物董事长鲁先平曾在上海与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有过一次会面,当时他们被淡马锡旗下的投资基金同时“相中”;19年后,两家科技创新企业再次在上海相遇,这一次,它们登上了同一个舞台——科创板。
“重逢”故事的背后,投射出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这项资本市场重磅改革的光荣与梦想。今天,科创板迎来了开市一周年的日子,这片新开辟的“试验田”里,包括中芯国际、微芯生物在内的一大批硬科技企业正加速拔节生长,共同组成“中国科创”的强大阵容,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未来。
变局已至,未来已来。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的巨大价值,这份力量推动着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和进步。作为一次国家层面发起主导的资本市场重大改革,科创板的特殊性和探索性在于,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试点构建起宽松的财务规则、宽容的成长态度,利用金融之手把资源配置到最有效率的地方,汇涓流成大海。
开市以来,科创板133家已上市企业高度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化询价、定价、配售等制度安排让市场的价值发现和资源配置功能得以充分发挥,铺就了一条快速成长的新赛道。
试验田的关键就在于一个“试”字。科创板肩负着先行先试的重任,一连串的改革突破,让国内资本市场向高成长的硬科技企业敞开怀抱,可以“不拘一格”挂牌上市。8家未盈利企业,1家差异表决权企业,1家红筹企业,5家A+H企业,2家带期权上市的企业……这些案例的诞生足以印证科创板对探索和创新给予的试错弹性,对进入无人区或稀缺地带的技术研发给予的容错空间。
科创板一年来的平稳运行,凝聚着高远战略的指引、制度规划者的锐意革新,以及市场各参与主体的归位尽责。如今,要不要搞注册制不再成为有争论的问题,搞什么样的注册制也有了比较清晰的答案,全面推进注册制改革的决心和信心更为坚定。
如果说伟大的资本市场可以成就伟大的企业,那么,反过来,伟大的企业也将成就伟大的资本市场。随着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结构逐步被打破,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建设将以直接融资方式提高资源向科技企业配置的效率,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企业创造新的空间。承载着科技强国的梦想,科创板可以持续吸引更多高科技企业踏浪而来,借助资本的力量、金融的平台,加快科技创新和应用科技创新的脚步。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未来十年将由科技创新引领驱动,让我们期待,科创板的改革能够真正点燃“硬科技”引擎,强势助力中国经济实现动能切换、乘风破浪。
作者:唐玮婕
编辑:范菁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