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视觉中国
十年前,“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曾让人怦然心动。今天,刷屏的“人民城市”标示出让人信心满满的圆梦路径。什么样的城市,才是令人向往的诗意栖息地?什么样的城市,才是我们引以为豪的伟大城市?是人民城市!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个重要理念为我们深入推进人民城市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十一届市委九次全会强调,要把握人民城市的人本价值,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人本价值,即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它既关注人的物质需求,也关注人的精神需求。强调城市的人本价值,就是要让城市发展处处围绕人、时时为了人。城市建设千头万绪,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本价值作为推动城市发展的核心取向,就抓住了“纲”和“魂”。如果说,一个大写的“人”字,串起指导新时代人民城市建设的文件;耀眼的“五个人人”,彰显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的硬道理,那么,此前上海紧锣密鼓召开的一系列重要会议,则体现排头兵先行者的行动力。
一场7000人的河长制湖长制工作会议聚焦优化城市发展环境,创造高品质生活;全市信访工作会议强调,“一枝一叶总关情”,要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来解决群众诉求;全市旧区改造工作推进会强调,坚持人民至上,切实打好旧区改造攻坚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海市社区工作会议要求做好社区治理的
“加、减、乘、除”,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更加安心、舒心、暖心……这一切,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市民生活更有品质。
上海是一座有着特殊使命的城市。在建设新时代人民城市方面率先探索、走在前列,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紧扣“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人民向往什么,城市发展就重点抓什么——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生动的,是纷繁复杂的现实利益的动态表达。它或许是户外职工“歇歇脚、避避雨、喝喝水”的“爱心接力站”升级改造,或许是“出门500米就有公园”的绿色获得感,或许是“工业锈带”变成“生活秀带”的幸福感,或许是快乐自由等精神性需要……
作为一座有着24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如何以更优的供给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如何用最好的资源服务人民,如何让发展成果更广泛地惠及人民,这是一道新时代的考题。解决好人的问题,既要关注普惠均衡,又要关注多元多样;既要考虑人与城的关系,又要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本价值是检验“答题”的根本标准,它不是抽象高冷的哲学概念,而是充满烟火气的生活体验。
人民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让人民群众成为城市发展的积极参与者、最大受益者、最终评判者,激发人民城市建设的内生动力,向着美好明天努力奔跑!
作者:杨逸淇
编辑:范菁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