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确定了 “新网络” “新设施” “新平台” “新终端”等四大建设行动,明确了48个重大项目和工程包,总投资2700亿元!上海版 “新基建”旨在为数字经济和新经济模式提供产业配套和设施保障,赋能产业数字化和二三产业融合化发展。与其他地区的 “新基建”相比,上海版 “新基建”具有四个显著特点和优势。
一是以 “新网络”建设行动推动产业链数字化。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改造着全球产业链的性质,数字化趋势加速扩展。现代生产制造日益表现为智能制造形态,生产性服务业加速演变为生产和服务深度内嵌的新模式,生活性服务业越来越依赖于信息和数字载体。上海的 “新网络”建设行动旨在率先建成全球领先的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超高网速、超大带宽、超低时延的5G技术是数字经济时代的 “通用技术”,几乎能被所有行业所用。上海版 “新基建”要高水平建设5G和固网 “双千兆”宽带网络,加快布局全网赋能的工业互联网集群,建设100家以上无人工厂、无人生产线、无人车间,带动15万企业上云上平台。上海的 “新网络”建设行动不仅适应了世界产业链数字化的趋势,而且适度超前布局全球信息通信枢纽,为引领产业链数字化潮流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以 “新设施”建设行动促进创新链平台化。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链更加注重要素的共享和重复使用,以此降低成本、增强竞争能力。创新链所依赖的数字化平台提供了各类要素的供需方在线互动机制,使创新网络的结构从传统的中心外围格局转向全连接网络生态,点对点(P2P)的连接应用在创新链上加速扩展,各类的创新主体相互分享着显著的正外部效应。这种创新 “新设施”一旦形成,对所有创新主体都可以带来日益降低的研发成本和不断提高的研发质量,而且加深了创新主体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协作性。这类 “新设施”包括创新技术设施和技术产业化设施。上海的 “新设施”建设行动,不仅立足科技创新中心和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 “三大高地”建设,持续提升科技和产业创新基础设施能级,而且还要围绕世界前沿科学研究方向,布局建设新的重大创新平台。
三是以 “新平台”建设行动强化价值链数据化。在世界经济数字化进程中,一个全新的 “数据价值链”已经形成。在微观上看,从数据产生商机、从数据收集和分析产生数字智能,数据的日益商业化创造了新的价值链。从宏观上看,数据要素的非竞争性特征使其具有显著的报酬递增性质,这种规模报酬递增效应就是数字经济时代经济持续增长的新机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将数据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为五大要素。上海版 “新基建”中的 “新平台”建设行动就是聚焦于超大规模城市海量数据资源,建设城市全要素数据要素体系,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数据价值链。不仅如此,上海的 “新平台”建设行动还要与长三角城市群其他城市的数据资源实现共享和集成,构建长三角高水平的数据要素平台和数据价值链,占据全球数据价值链的高端位置。
四是以 “新终端”建设行动加速供应链智能化。供应链智能要是借助人工智能、5G、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智能交互技术,在现代生产制造、商务金融、文娱消费、教育健康和流通出行等领域实现在线、智能、交互以及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全球供应链的智能化和线上化趋势加速凸显。在最近10年里,世界信通技术服务和数字化交付的服务出口增速一直远高于整体服务出口增速。供应链智能化要依赖于“新终端”的有力支撑。一方面,在上海加快建设智能物流、智能医疗、生鲜冷链、新能源车充电桩、智能交通、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城市基础体系,并与长三角城市群其他城市的基础体系实现互联互通。另一方面,提高供应链智能化的国际通信连接速度、国际出口带宽和数据处理能力,占领全球供应链智能化发展的先机。
作者:殷德生(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组稿编辑:杨逸淇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