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为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上海出了不少“硬核”招数。比如,鼓励社会组织吸纳大学生就业,同时鼓励高校毕业生公益创业。
比起坐在豪华的办公楼里当白领的那份“体面”、被知名企业或大公司录用的安稳感和成就感,大学生选择到社会组织就业、从事公益服务岗位,可能刷不了太多“存在感”。论薪资待遇和晋升空间,和一些企业相比也没明显优势。论“获得感”,估计用三言两语跟父母和同学清楚地解释“什么叫社会组织”“NGO是干吗的”,也比较难。
从养老、育儿到环保、公益慈善,社会组织承担的不少工作,常有助人和慰藉人心的功用,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拿养老为例,上海已经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除了生活照理、康复护理,未来,从医疗保健到文化娱乐,一个个养老服务细分领域的开拓、发展,其实都需要大量高度专业化、职业化的人才。有没有可能趁着当下的就业扶持新政密集出台,引导更多年轻人入“场”,开创新机?
一个利好消息是,从部分高校的反馈来看,除了社工等专业对口的学生,不少其他专业的毕业生也对社会组织岗位抱有很高的热情,都愿意去试试,据说一些岗位的报名十分火爆。
对年轻人来说,敢于尝试,勇敢地跨出第一步,这不仅是给自己职业发展多了一个新的可能,也为我们这座城市未来更加宜居、更有温度赋予了更多的可能。
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要做好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在今年这个特别的时间节点,就显得十分必要且重要。当前,为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不少高校纷纷提高了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和精准度。比如,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不少高校已基本实现“一人一策”,对学生个体所渴求的求职信息和服务等,能做到及时推送、精准推送。
不过,技术再先进,很多时候仍无法直抵“人心”。比如,像社会组织推出的具体岗位和人才招聘计划,估计仍有一定比例的大学生了解程度有限,需要加强指导。再如,若真有一份看似“微不足道”的工作机会放在面前,值不值得“签”,要不要去做?大学生在抉择的关键时刻,可能也需要包括导师、辅导员、校友等“前浪”给出专业意见,这也需要高校进一步整合资源,把工作做到位,做在“人心”上。鼓励更多年轻人接受“小而美”的工作,甘于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高校的就业服务工作在推进过程中也可以进一步聚焦“靶点”,帮助更多大学生学会品味“平凡中的美好”。
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确实难。如果社会方方面面都可以再多贡献一份力量,为他们多做点“小事”,或许未来他们可以做成更多大事、好事,造福更多的人。
作者:樊丽萍
编辑:钱亦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